第十二章 前途未卜(3 / 5)
山峰就是一处理想的伏击场。
虽然“北卡罗来纳”号隶属于太平洋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活动,但是在参加“持久自由”行动的时候,两次进入印度洋,在阿拉伯海的部署时间长达半年,非常熟悉这边的海底地形情况。
通过美军的信息网络,“北卡罗来纳”号还获得了由中央战区司令部提供的海图。
在雷蒙斯眼里,这里就像家里的后院一样,再熟悉不过了。
航渡的几个小时中,雷蒙斯精心策划了伏击战术。
按照他的判断,“身份不明”潜艇接应了袭击“三叉戟”号的武装分子之后,不会以全速向东航行,而会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航速,把噪音控制在较低水平。十多个小时后,这艘潜艇就会出现在特洛伊海底山峰附近。“北卡罗来纳”号以二十节的速度前进,差不多同时到达这一海域。
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单挑的胜算并不大。
雷蒙斯并不担心,因为在“北卡罗来纳”号到达的时候,P-3C已经到达,而且在目标海域附近巡逻了两个小时。
不管“身份不明”潜艇的性能有多先进,在反潜巡逻机的威胁下,必然再次减速。
这就是雷蒙斯看中的机会。
有P-3C在空中围追堵截,“北卡罗来纳”号有很大的机会追上“身份不明”潜艇,占据有利攻击位置。只要从后方进入,“身份不明”潜艇很难发现“北卡罗来纳”号,更不可能抢先发起攻击。
再说了,有P-3C掩护,就算打不过,雷蒙斯也有信心全身而退。
作为一名拥有近二十年役龄的潜艇艇长,雷蒙斯拿定主意之后就不会轻易改变,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只不过,事态变化再次超出了雷蒙斯的预料。
离特洛伊海底山峰还有大约两个小时航程的时候,“北卡罗来纳”号收到了一条由战略潜艇司令部转发的消息。
RC-135发现了不明电磁信号源,初步断定是潜艇通信浮标。
虽然尾随其后的EC-135及时启动电磁干扰设备,用定向阻塞干扰手段,压制了那条没有发送完毕的电磁信息,但是让雷蒙斯震惊不已的是,信号源出现在特洛伊海底山峰所在的海域。
“身份不明”潜艇就在那里?
果真如此的话,肯定是在估算“身份不明”潜艇潜航速度的时候出了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