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警戒圈(2 / 4)
么部署周期在十年以上,耗费的资源将是个天文数字。
比如,按照每五百个天文单位部署一具探测器,需要三千亿到九千亿个探测器。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算这些探测器的价格非常便宜,维持以往的水平,也需要大约十万亿亿的经费投入。
显然,这还是粗略估算,实际花费肯定是其好几倍。
更重要的是,在短期内能够制造出来的量子通信设备,也就以亿为单位,连装备探测器所需的零头都不到。
最后,这道警戒圈设在了柯伊伯带外围,即以在以太阳为核心、半径为一万天文单位上的球体表面上,以间隔距离五百个天文单位的方式,部署大约三万四千具探测器,为地球提供大约两个月的预警时间。
从理论上讲,这已经是最短的预警时间了。
以人类文明的组织程度,如果遭到外星文明入侵,在两个月里,最多只能让不到十万人搭乘光速飞船逃离太阳系,保存下人类文明的火种。至于剩下的人,要么灭亡、要么成为外星文明的奴隶。
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是非常悲观的结果。
只是,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答案是明确的,只是要让数千亿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谁都想成为那十万人中的一个。
结果就是,在部署外围警戒圈的同时,中国与美国展开了秘密合作。
合作的结果就是,中美两国共同出资,在美国西部荒原里建造十艘超级飞船,每一艘都能容纳一万人,并且有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储备的能源能够使用一万年,并且具备在宇宙空间中收集氢元素的能力,即在航行途中补充能源。每一艘宇宙飞船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加速到光速。
这一情形,与一百多年前的一部灾难片非常相似。
与电影不同的是,建造飞船的地点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建造的是飞船、而不是电影里的方舟,承担建造的是军方、而不是政府,建造经费来自两国的秘密军费拨款、而不是从国际社会募捐。
最大的不同,还是在“乘客”的选择上。
因为是由军方直接承担的工程,所以在挑选乘员的时候,不是卖船票,而是从全球基因库里挑选十万人。
挑选原则只有一个:最大限度的保存人类基因。
当时,全球各国都建立起了公民基因库,而且基因成为公民的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