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疯狂的顶点(3 / 4)
科学家的努力下,甚至解决了微观粒子光速飞行时改变飞行方向的办法,即在展开后的微观粒子里面,以基本粒子为单位,制造一台小型的反重力场推进系统,并且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量子计算机控制。因为是同时展开两个同相同位的微观粒子,所以还可以通过留在地球上的那一颗微观粒子,控制另外一颗微观粒子在外星系里的飞行轨迹,使其做一些人类想做的事情。
可以说,这次量子力学理论大推进,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科研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此时对量子理论的认识,已经接近了量子理论的终极形态,即基本上掌握了量子理论的奥妙。
从科技发展的速度来看,人类已经创造了奇迹。
严格算来,人类在量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只花了不到两百年,即便从量子理论诞生时算起,也只有不到三百年。
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后来,人类遭遇的所有外星文明,在量子理论上花掉的时间都比这个长,平均大约需要一万年左右。
也就是说,人类只用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完善了量子理论。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理论,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十三世纪的第八个十年,也就是人类自己确定的倒计时还有二十年的时候,第一颗被称为“先行者”的智能微观粒子,即一颗在展开后重新排列了基本粒子、具备了初级智能的质子离开太阳系,飞往八十光年外的“射手A”星系。
此时,人类也进入了第一场宇宙战争准备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人类的军事技术几乎发展到了疯狂的地步,而且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武器装备。
比如,当时人类制造了十枚基本粒子态“太空鱼雷”。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的称呼,严格说来应该是小型的智能太空飞船。因为外形是橄榄球型,也很像织布机上的飞梭,所有又被称为“太空飞梭”。
这些太空飞梭的结构非常致密,是由纯粹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能量点构成的,其密度超过了白矮星,只比中子星小一点。巨大的密度,使太空飞梭非常坚硬,几乎能贯穿所有的已知物质。在攻击的时候,飞梭以光速飞行,能在瞬间摧毁一艘千亿吨级的宇宙飞船。如果把飞梭射向一颗类地行星,能使行星炸烈。如果同时使用十枚飞梭,则能轻而易举的摧毁一颗红矮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