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人类的智慧(3 / 4)
事实上,这只是解决了在人类活动空间内的速度问题。
显然,这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速度对人类的限制,主要体现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与开发上。在已知的人类活动空间范围内,速度所产生的影响,远没有达到限制人类文明的地步。
比如说,在向“天蝎B”殖民之后,两个星系间的往来并不频繁。
借助量子通信技术,即便是“天蝎B”的居民,也可以通过虚拟影像等技术手段,与太阳系内的人类进行交流与沟通,甚至可以通过其他技术手段,达到仿真交流的程度,从而不需要返回太阳系。同样的道理,太阳系里的人类,也可以与任何一个殖民地里的人类进行交流,而不需要前往殖民地。
事实上,人类文明本身也因为生存空间扩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各个殖民地都拥有完善的文明基础,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性并不高,也就对人类自身活动范围的需要大幅度降低。在宇宙探险阶段,部分人类群体甚至出现了集体自闭的症状。比如在一些大型探险飞船上,上千人、甚至上万人,组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小群体,很少与外界交流。这种小群体,最终都演变成了独立的小社会,而且具有非常完善的社会基础。
总而言之,如果只在人类文明内部进行“传送”,科学与经济价值并不是很大。
当然,在政治上,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科学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第一种办法上,即让人类摆脱空间的限制。
准确的说,是摆脱三维空间的限制。
原因很简单,人类本身就是三维结构,而宇宙也是三维结构。虽然在理论上,宇宙中肯定存在二维、一维与零维空间(严格说来,零维算不上空间),但是在数百年里,人类还没有发现四维空间。
如此一来,科学家相信,在四维空间里没有速度限制。
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四维空间也存在最大空间膨胀速度,因此也有限制,只不过远远超过了光速。
更重要的是,量子理论已经证明了,确实有更高维度的空间存在。
可惜的是,只限于微观世界。
这下,科学家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向微观世界努力,即争取让人类文明进化到可以在微观世界里存在。另外一部分则向宏观世界努力,即争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