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预料之中(1)(3 / 4)
探情报。
反馈回来的情况是非常好的,其实老百姓的认识是非常淳朴的,皇后娘娘和朝廷里面官员都去银行存放金银珠宝了,那银行肯定是能够保证的,信誉绝对是没有问题的,士绅富户的认识相对保守一些,但议论之中,一方面体现出来了对银行正面的认识,另外一方面也隐隐有些担心,正所谓越是有钱人,想的越是多一些,至于说商贾,基本是赞成的,他们长期经商,更加容易弄明白银行的作用。
还有一种值得庆贺的情况,那就是民间的议论,已经将拥有银行的存折纸片作为一种尊贵的象征了,想想皇后娘娘拥有这样的纸片,寻常百姓只要到银行去存金银珠宝,一样能够拿到这样的纸片,若是在以前的大明朝,怎么可能有这等的事情出现。
第一天的时间,之所以没有其他人进入到银行里面,这也是因为民间的习惯,大家都认为,不能够和官吏来争的,这样的习惯保持了千年。这也就预示着,一旦官吏在银行存储金银珠宝的势头下去了,大量的士绅富户、商贾和百姓,就会开始进入银行了。
苏天成没有到银行去,避免出现安全保卫过于严密的情况,其实银行本来就是面向大众的,若是守卫的过于的严密了,反而会影响到存储业务的。
苏天成没有亲自说,渠清泽将所有探听到的情况,给众多的文武大臣做出来了说明。
这一下乾清宫里面沸腾了,朱审烜等人没有想到,银行在百姓之中的反应会那么好,这预示着接下来的日子,银行要开始忙碌了,毕竟京城里面的官吏不是很多,只是占据了一小部分,主要还是士绅富户、商贾和百姓。
其实皇上已经解释过了,银行主要是能够吸纳民间的金银珠宝,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壮大起来的,否则仅仅依靠官吏来支撑,肯定无法维持下去的。
宋思军和苏天浩两人是最为激动的。
这么长时间的筹备,他们当然想着能够做到最好,可是这样新出现的事物,老百姓是不是能够接受,是不是能够在最初开办银行的时候,大量的人去存储金银珠宝,让银行做到最好,他们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情况很清楚了,看来银行在京城肯定是能够火起来了,两人也有些愧疚,想不到观察民意这等重要的事情,都没有想到去安排,还是皇上专门安排了人员,到老百姓中间去打探情况。
当然,真正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皇上说了,京城肯定会成为商贾非常集中的地方,甚至诸多藩属国以及西域各国,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