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变化(1)(3 / 4)
、日本以及西域等国,黄金白银珠宝都存入了大晋朝廷所有的银行里面,而且大晋朝廷发行的纸币,在藩属国、后金与日本都开始流通了,而且纸币很受欢迎,其价值丝毫不亚于黄金白银珠宝,也正是因为银行和纸币的效用,令外面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大晋朝廷。
到了这个时候,大晋朝中的官吏总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皇上一定坚持要创办银行,为什么要统一发行纸币,原来可以通过银行与纸币,轻而易举的获得外面的财富,这比起派兵攻打掠夺财富,不知道要高明多少了。
在生活之中感同身受的,还有老百姓,几年时间以来,各地官府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修筑道路和改善水利设施,同时开始着手解决老百姓出行的事宜,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此外商贸的发达,令老百姓能够在农闲时节找到事情做,大晋朝廷取消了出行的限制,官府给每一个百姓都发了一张精致的卡片,这张卡片上面有个人的情况,凭着这张卡片,能够出入各地。
当然,商贸的发展也有区别,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商贸是最为发达的,胆子大一些的年轻人,农闲时节选择到这些地方去找事情做,因为道路修筑好了,早就有专门的商贾,利用马车来进行运输,故而到这些地方去做事情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赚到了钱财,可以通过银行寄回家中。
大晋各地的局势异常的稳定,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拿出来大笔的钱财,鼓动谁去造反,也没有人愿意出头,考不中进士可以到作坊去做事情,一样能够赚到钱。
农业依旧是朝廷高度重视的事宜,也是各地官府必须要重视的,山东等地,曾经因为商贸的发达,对农耕不是那么重视,结果官员遭遇朝廷的责罚,直接调整了,皇上有句话涵盖了一切,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粮食生产都是要高度重视的。
关于户籍管理的问题,也是朝廷颇有争论的事宜,主要还是大晋二年的科举考试,那一次录取了不少藩属国、日本以及西域的人士,这些人的户籍不属于大晋各级的官府,之后朝廷出台了制度,凡是要进入到朝廷为官的,必须要改变户籍,说白了,就是成为大晋的子民,但这个时候,还是仅仅限制于进入到官府为官的人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藩属国、日本以及西域的人士来到了大晋,一旦进入到京城或者是山东等地,很多人都留下来了,有不少人甚至表示不愿意回去了,要说大晋的繁华和遍地都存在的机会,肯定是吸引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