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尊严之战(2)(3 / 4)
时候。
但阿济格的背后,是有着很多人支持的,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都是这样的看法,都认为直接与江宁营交战,不一定会失败,说不定能够获得意外的胜利,巩固大清国在辽东的形势,这也是皇太极与豪格所忌讳的事情。
年纪大了,皇太极的心态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海兰珠病逝之后,这么多年过去,皇太极渐渐感觉到衰老,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了,以往的那种雄心壮志,也出现衰退的迹象,重点想到的,就是平静的过日子,期盼大清国也能够平静安稳。
大清国内,明显存在两股力量,或者说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以济尔哈朗为代表,认为大晋朝廷强大,不能够与之正面抗衡,必须要谈判,争取到生存空间,另外的一种认识,以阿济格为代表,认为必须与江宁营死战,从厮杀之中取得生存的权力。
皇太极居中协调,尽量想着能够稳住所有满人权贵的心。
但这种稳定,不可能有实际的效果,皇太极也需要做出来明确的选择,到底是支持哪一种意见。
其实皇太极与豪格之间,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皇太极赞成济尔哈朗的意见,豪格从总体上说,也是赞成济尔哈朗的意见,但豪格认为,还是需要展开厮杀,接下来才决定是不是与大晋朝廷进行谈判,豪格的这种心态,其实还是想着能够与江宁营厮杀,万一在厮杀的过程之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那个时候谈判,手里也就有筹码了。
这就令皇太极犹豫了,想着能够谈判,但这种因为大晋朝廷发动进攻,就表示软弱的谈判,是不是会取得预料之中的效果。
但皇太极的见识的确不一般,他很清楚,豪格的这种想法是不成立的,一旦与大晋朝廷开战,就没有谈判的机会了,万一战斗失败了,大清国面临的就是覆灭的命运,大晋朝廷绝不会接受谈判的要求,皇太极理解苏天成。
所以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大殿里面安静的时间不长,皇太极很快开口了。
“朕很清楚,满人之中,有不少人想着厮杀,甚至想着击败江宁营,朕承认,或许在交战的过程之中,偶尔的胜利是有可能的,但我大清国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吗,有谁敢于站出来,拍着胸脯说能够打败大晋朝廷,甚至能够入主中原,朕不需要那种没有头脑的表态,朕需要你拿出来实实在在的作战部署,让朕能够看到希望,看到你是如何的彻底击败大晋朝廷,彻底击败江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