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万国来朝(2)(2 / 4)
。全部都是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参加大晋朝廷的科举考试,进入到朝廷和大晋各地为官,第二就是原来后金鞑子控制的建州,慢慢开始发展起来。大量的汉人移民到这些地方,好多的城池建立起来了,包括朝鲜的不少老百姓,都全家搬迁到建州一带了,满人的生存空间,被极大的挤压了,他们没有了丝毫的特权,第三就是草原的变化,草原上的城池多起来了,除开游牧民,很多的汉人也搬迁到草原,觉大部分都是商贾,凡是有钱赚的地方,就有商贾的存在,而草原的游牧民,也依赖城池,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是到城池去购买,生活的风俗慢慢被汉化。
朝廷之中的诸多官吏,也清楚了这个道理,王朝的富裕,不是靠着嘴巴喊的,也不是绷面子绷出来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需要老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富裕起来。
朝廷注重发展水师,完全控制了全世界的海运航运,大晋十三年的时候,西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发生了战争,两边都求助于大晋朝廷,最终朝廷除了派出强大的水师,还要求驻扎在当地的使馆和水师出动,给予两边水师沉重的打击,而且宣布对两国一年的经济制裁,禁止他们的商贾与大晋有通商往来,这一手差点令两国的统治者崩溃,最后他们派出所谓的总理大臣,专程到京城来请罪,恳请朝廷解除制裁。
当然,附近一些海域的就更不用说了,大晋朝廷俨然就是裁判长,有什么冲突直接作出判决,谁要是敢不服气,或者是私下里闹事,那就是垮台的命运,而且本国的老百姓也跟着吃亏。
经典之战是攻打日本。
日本国内一小部分人,认为日本继承了汉唐以来的儒家正宗思想,他们提出来,可以成为大晋朝廷的助手,来帮助打理诸多的国际事宜,当然,这些人就是再狂妄,也不敢说自身是老大,大晋朝廷的实力摆在那里,人家动动指头,日本就受不了。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观点,本不是多大的错误,却惹得皇上勃然大怒,要求驻扎在登州、松江等地的水师出动,这一下可不得了,要知道登州、松江和福建的水师,是大晋朝廷最为精锐的水师,所向披靡的,曾经有前来大晋的学者分析过,就是集中全世界的水师,也敌不过驻扎在登州和松江等地的大晋水师,这还不包括驻扎在世界各地的水师。
大晋水师攻打日本,过程非常的简单,前后半个月的时间,几乎占领了日本所有沿海的地胖,日本的皇室和幕府早就坐不住了,诚惶诚恐,将那些口出狂言的人全部都抓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