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形势恶化(3 / 4)
敢全力进攻,被打死打伤近百人后不得不再次放弃进攻。
当天晚上,团长张君嵩视察了1营的阵地,对他们在战斗中的表现给与极高的评价,并透露总部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向已经下野的蒋介石和国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尽快派出增援部队。
随后的几天里,日军接连不断对十九路军的阵地发动攻击,但是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尽管损失惨重却没能取得任何实质上的进展。进攻受挫后,日军深感兵力不足,一面利用游弋在黄浦江上的大口径火炮不断轰击十九路军阵地,同时紧急从其国内增调援兵。
一周后,得到补充的日军恢复对十九路军的攻势,此次不但有舰炮掩护,更出动飞机助战,战况及其惨烈!敌人凭借强大的火力,在部分地段集中优势兵力,对守军阵地反复突击,闸北全线告急,多处阵地易手,指挥部不得不出动预备队逆袭敌军,夺回阵地,至此,上海之战陷入胶着状态。日军虽然拥有火力上的压倒优势,但是在整个防线上兵力并不占优,只能采用集中兵力进行一点突破,分割包围的战术。也曾经尝试分兵迂回到十九路军的后方,实施迂回作战,没想到刚刚在江湾登陆的部队就落入中国军队的埋伏,最后全军覆没。
此时上海乃至全国的报纸、报刊和电台纷纷报道十九路军奋勇抗战的事迹,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并组织民众上前线劳军,全军上下士气高涨,誓言战斗到底。军部的高级将领也亲赴一线,鼓舞官兵的斗志。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有相当多的外国报社和电台,也对中国守军的抵抗行动详细报道,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充满了佩服和惊讶。这使得原本认为可以轻松解决十九路军的日本军部感到颜面尽失,恼羞成怒之下,连续撤换指挥官,同时继续从日本本土增调大批援军。
二月十一日,日军集中两个大队的兵力,在飞机和舰炮的掩护下,猛攻蕴藻滨、曹家桥,以包抄据守吴淞口的守军,但是在彻夜的激战中,中国军队舍生忘死,寸土必争,并且主动迂回到日军后方夹击敌人,几处重要的阵地又失而复得,使日军最终功败垂成。日军连续在上海作战失利,使得东京的军部为之震动。为了挽回皇军无敌的颜面,决定由陆军接管上海的作战,派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中将率领陆军精锐,与增援的海、空军到达上海,同时增派有名的“久留米”旅团参战。而国民政府迫于全国民众的压力,不得不启用下野的蒋介石指挥军队。蒋介石接手之后立刻将自己的嫡系部队八十七与八十八师,加上中央军校的教导团与特种部队,组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