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福建易帜(3 / 5)
自己的前途命运,还有全军几万将士的信任!
想通了之后,孙百里不再考虑这个问题,开始和团长们商量谈判的细节问题,一直到东方露出鱼肚白才谈妥了大致的方案。紧接着,孙百里在上午十点钟召集十九路军团长以上军官开会,商量和政府谈判的事宜。结果和李从文分析的一样,军官们全部同意在陈诚所提的基本条件下进行谈判,对由孙百里出任绥靖主任没有表示任何异议,显然已经对蔡廷锴失去了信任。
当天下午,孙百里和廖启荣、谢鼎新作为十九路军的代表和陈诚开始谈判。由于中央军急于从福建脱身,顾问团又从侧面施加压力,所以这些军人之间的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四个小时后,双方初步达成五点共识:第一,十九路军即日通电全国,声明拥护国民政府;第二,双方立即停止敌对的军事行动,十九路军撤出对三十四师的包围,中央军停止进入福建,滞留在福建的部队也分批撤离;第三,交换俘虏;第四,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恢复十九路军的番号和编制;第五,任命孙百里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兼十九路军军长,负责全省军政事务;第六,在福建全省各主要城市建立国民党支部,十九路军不得干涉其党务工作。但是,在海关问题上,谈判一度陷入僵局。陈诚认为海关不但是国家税收的来源,同时也是主权的象征,福建各海关的关长必须由中央任命,海关的税收要全部上缴国库。作为十九路军最大的收入来源,一旦放弃,所有的补给势必全部依赖中央,受制于人,所以孙百里坚决不同意。最后,孙百里决定以退为进,表示同意陈诚的提议,但是中央必须保证每个月为十九路军提供一百万元的军费和足够的武器弹药。以目前福建的经济状况,海关一年最多也就五六百万的收入,陈诚感觉不划算,不同意孙百里的提案。克劳茨感觉谈判有继续僵持下去的迹象,只好出面调解,说服双方各让一步:各海关的关长暂时由孙百里任命,海关的收入全部充作十九路军的军费,但是五年以后,中央将恢复对海关行使权力。
谈判结束后,孙百里和陈诚分别在协议上签字,然后直接用十九路军的电台发往南京备案。克劳茨和项天虽然非常想和孙百里好好聊聊,但是又无法避开陈诚,只能简单地聊聊家常,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从厦门乘船返回南京。
从协议生效的当天开始,中央军滞留在福建境内的各支部队,包括被包围在厦门的三十四师在内,陆续和十九路军脱离接触,分期分批撤离。
与此同时,孙百里把总部从漳州迁移到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