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经济危机(2 / 3)
呢?”
杜周南回答道:“办法倒是有,但是你肯定不会同意?”
孙百里说:“你是不是要我向南京政府寻求帮助?”说着坚定地摇摇头:“我绝对不会向他们低头的!再说,南京的条件只会比外国人更苛刻!一旦向他们借款,我们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杜周南问:“那你决定向外国银行借款了?向哪一家?借多少?”
孙百里问道:“这些先不忙,你先告诉我,以目前的情况,我们还能支持多长时间?”
杜周南回答道:“最多一个月!前几个月的财政盈余已经用光了,还好蔡廷锴送来的五十万还没有花光,但是也只够再发一个月的工资了。”然后试探地问道:“可不可以发一些债券,向社会募集些资金以解燃眉之急,或者直接用债券代替工资发放?”
孙百里断然拒绝他的提议,说:“作为政府,绝对不能失信于民!福建并不富裕,就怕募集不到资金,反而失去民众的支持,那样就更加得不偿失了!还是向外国银行借款比较实际一点,你算算到底需要多少钱?”
杜周南屈指道:“首先是钨砂矿的工人工资。这部分的工资是由我们承担的,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工人,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人手以后还会增加,我估计最终的人数有可能达到七八千,每个月将近二十万的工资支出。其次是兵工厂和钢铁厂。由于目前还没有找到煤矿,动力的问题一天不解决,就一天也产生不了效益,这将近四千人的工资也差不多要十万元。再次是工程公司。再修上两个月,公路就竣工了,工资就不由我们来付了,但是这两个月还是要四十万。最后是水雷厂。虽然只有两百多工人,但是因为没有任何产出的。这样算下来,一年要四百万才够!”
孙百里重复道:“一年四百万!那一年后呢?”
杜周南信心十足地说:“一年以后,福建的经济形势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新开工的工厂,到时候就过了免税期,都要交产品税的,政府自己投资的企业也开始盈利,再加上田赋的增长,绝对有能力支付这部分费用!再说,总不至于花一年时间还找不到煤矿吧?”
孙百里说:“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多借一点吧!就这么定了,用全省的关税做抵押,借五百万的贷款,咱们一客不烦二主,还是找德意志银行算了。”
杜周南说:“那这件事就由你出面来处理吧,毕竟你和德国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呀!”
孙百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