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政策对比(2 / 3)
前的中国,如果家里没有点钱的话,怎么有机会读书呢?我想这些青年在农村的家庭即使不是地主,也是富农,正是你们的革命对象,为了自己家族的切身利益,他们肯定会奋勇作战的。”
鲁大虎说道:“我们和这些人不是同一个阶级,肯定要拼个你死我活!而你这种中间路线,就怕两边都不讨好!”
杨英杰也说:“孙中山先生当初提出三民主义的时候,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但是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不通了,你想这样干,成功的希望的确十分渺茫啊!”
孙百里说道:“福建政府确实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在努力解决困难的同时,也在积极地探索更好的办法。杨先生介绍的苏区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就很有启发,不过刚才说的过于笼统,可不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下?”
鲁大虎笑着说:“你是不是希望加入我们党?我个人认为你还是有希望的,只是需要再考验一段时间。”
杨英杰诧异地看着孙百里,说道:“十九路军虽然和中央军不是同一条战线,但是毕竟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派系,你怎么会对我们党的政策感兴趣呢?”
孙百里回答道:“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吗!我是希望借鉴一下!”
杨英杰点了点头,开始向孙百里详细介绍苏区的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权等各项政策。在经济政策当中他着重介绍了土地分配政策和农村的合作社组织。在军事方面突出地强调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战法。在文化方面则详细说明了利用组织剧团的形式,到田头地角、机关学校和医院部队演出,鼓舞民心士气的做法。在政权方面,杨英杰逐一介绍了苏维埃政府一系列法令和法规。
这些纷繁芜杂的政策,杨英杰介绍起来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如数家珍,显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孙百里听的非常认真,不停地做着笔记,遇到感兴趣的地方就出言询问,直到完全搞清楚后才继续进行。
杨英杰介绍完之后,孙百里佩服地说道:“杨先生真是个人才!居然把这么多政策居然都能记的烂熟于心。我想,你的身份不应该是赤卫队的政委这么简单吧?”
鲁大虎大声说道:“开玩笑,他做赤卫队政委早已是陈年旧事了!共产国际的那帮老爷到苏区以前,他就是政治保卫局的处长了。要不是反对肃反运动,怎么也不会到清流去当赤卫队政委!哪像我,赤卫队长一干就是五年!”
杨英杰说道:“你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