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核武计划(上)(2 / 4)
的工厂,但实际上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却是人——有技术、有知识、有经验的人!”接着杜周南举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不但付出了巨大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而且要承担巨额的赔偿,再加上正赶上工业国家的经济大萧条,处境不知道有多难,但是德国只用了不足二十年的时间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重新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就是因为它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技术蕴藏在国民的脑海中,使其他国家无法剥夺的,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培养出来的,惟有长期的积累才行。战争虽然破坏了这些强国的硬件,但是却没有破坏它们的技术,如果我们不加倍的努力,很有可能再次被它们甩在身后,从而沦为下一次战争的牺牲品。”
蔡思强补充道:“德国国内设有门类齐全的大学、研究所,还有各种技术专科学校,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从而保证了其工业的迅猛发展,如果我们想超越他们的话,肯定也要这么做!”
何应钦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没有再反驳。
孙百里看何应钦已经被说服,于是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在德里会议期间,丘吉尔说德国正在研制一种叫做原子弹的新型炸弹,其威力相当惊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座城市彻底夷为平地!”
会议室里顿时陷入短暂的宁静——与会者们全部被惊呆了!
孙百里接着说道:“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和你们的反应是一样的,有些怀疑其准确性,但是罗斯福总统却非常郑重地确认了这个消息!让人感到不安的是,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全部知道这种武器的存在,并且很有可能已经在研制之中!”
众人还没有从这个惊人的消息中恢复过来,蔡思强又扔下一个重磅炸弹,他表情严肃地说道:“我几年前好像在一本犹太同事从国外带过来的物理学刊物上看到过有关丹麦物理学家丹尼斯·玻尔正在致力于原子核裂变的研究的报道,说他提出了核裂变能够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模型’,这应该就是总统所说的‘原子弹’的原理吧!”
罗思柴尔德骄傲地说道:“丹尼斯·玻尔也是犹太人,他曾经在1922年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孙百里急忙问道:“他现在在哪里?”
罗思柴尔德不无遗憾地回答道:“欧洲战争爆发不久,丹麦就被德军占领,但是纳粹并没有立即逮捕他,而是让他继续从事研究。但是玻尔看清了纳粹的残暴行为,不愿与之合作,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