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日落大洋(下)(1 / 5)
3月10日对于日本来说是个灾难降临的日子,但是对于轰炸行动的始作俑者柯蒂斯·李梅上校来说,却是一场完美的胜利——给对方造成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自身却没有任何损失!在直接证明了自己轰炸理论正确的同时,赢得了中国政府统帅部的信任,使他可以继续大包大揽地制定一个又一个近乎疯狂的轰炸计划!
柯蒂斯·李梅上校首先提出取消护航战斗机群,理由是日本航空兵的夜间战斗机很少能够达到万米以上的高度,战斗机对于地面防空炮火来说没有直接的作用,而B-17和B-29机载的十二挺大口径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完全能够胜任自卫工作。另外,B-17和B-29这两种重型轰炸机是全金属结构,机身坚固异常,当它们成群结队的进行密集飞行时能形成巨大的拦阻射击力,很难被日本战斗机的火力击穿,危险系数非常低。接着他又建议把攻击目标从工业中心改为人口密集区,理由是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比较简陋,对后勤的依赖程度很低,摧毁对方的兵源,瓦解对方的民心士气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中国统帅部毫不意外的全部批准了柯蒂斯·李梅上校的计划,因为轰炸的效果已经说明了一切。3月10日以后,中国空军远程轰炸机部队继续对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进行了持续达三个月之久的燃烧弹轰炸,使其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三个月之后,等到柯蒂斯·李梅启程回国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开始把燃烧弹轰炸范围扩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线,使整个日本列岛终日处在烈火的煎熬之中,燃遍了整个日本。大规模的轰炸严重削弱了日本的战争潜力,作为战争时期经济支柱的炼油业、飞机制造业和电子业70%以上的工厂被毁,六百多家主要兵工厂受到严重破坏,使日本的经济实力难以维持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了。
日本统帅部虽然在皇宫的御前会议上提出了一揽子计划,但是陆军部的计划中没有一个具备可行性:部署在中国周边地区的陆军航空兵已经被中美空军完全压制住,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出动出击等于自杀;中国军队在肃清武汉地区日军之后,已经开始沿长江向东攻击前进,兵锋直指九江、湖口,同时华北野战军也全线出击,日本中国派遣军只能勉强自保而已,根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反击;战场形势已经非常明了,几乎没有人愿意替日本人卖命,以前屡试不爽的特种作战也没有了作用;日本人对于雷达技术完全是一窍不通,成套的设备全部是纳粹德国用潜艇运送过来的,技术人员也是德国培训的,数量和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