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目标:澳大利亚!(3 / 6)
人、波利尼西亚人及亚洲人混合居住在一起。众多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滋育着这片土地,这里以前是流亡之地。
之前,联军其实并不重视新咯里多尼亚岛,仅仅把新咯里多尼亚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120架飞机。
但是中国军队在太平洋地区节节进逼,特别是马里斯马斯切岛失守后,澳大利亚开始警觉到固守外围防线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加强新咯里多尼亚岛屿防务,而新咯里多尼亚岛的防御权也立刻从海军移交给联军陆军第29军。联军派出4000名陆军部队增援新咯里多尼亚岛,由杰克森中将任指挥官。
此后,海军第33航空战队也被调至岛上。联军在岛上配备了120毫米和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截至中国军队进攻之前,联军在岛上的兵力有陆军约万余人,海军约7000余人,飞机30余架。联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湾内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库克机场和湾内机场,也称为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准备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
由于美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新咯里多尼亚岛提供海空支援,联军在新咯里多尼亚岛的抗登陆作战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
杰克森非常之清楚,面对中国军队绝对的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于是他主张凭借朗里奇山和湾内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计划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朗里奇山和湾内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杰克森决心将新咯里多尼亚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朗里奇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岛上的工事深入地下,结合了天然地形和人工构筑,并以坚硬的天然花岗岩为屏障,不仅可以抵抗大口径炮弹和炸弹,而且开火位置都经过精心选择,可以交叉掩护,没有死角。
各阵地之间都有交通壕联络,可以避免遭到孤立。
除此之外,各阵地与伏地堡都有反射口,即使中国军队穿过防线也会遭到射击。以朗里奇山阵地为例,整个内部几乎完全挖空,筑有的坑道有9层之多,除了射击阵地之外,还有居住区、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