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登封小县令(3 / 8)
“这是僧产?”
张亦隆指着店铺招牌的梵文答道:“少林寺说是!”
白云航:“这三间米铺是少林僧产?这间油坊是少林僧产?还有……”
“少林和尚带着几百家俗家弟子到县衙来,前几任县令只好说是!”张亦隆有力无力地答道:“县城里的店铺,少林都说是他们的僧产!”
堂堂登封县城,几百间店铺,难道连一文税钱都收不上来吗?直气得白云航指着一家理发铺子问道:“这也是僧产?和尚用得着剃发吗?”
张亦隆苦笑道:“大人,少林寺说俗家弟子需要剃发,那自然就是僧产了。”
“这酒馆是僧产?还有这肉案怎么可能是僧产?”
“少林和尚带着几百人说是,我们怎么敢说一个不字!”
“那开封县还有什么不是僧产?妓寨吗?”
张亦隆答道:“这妓寨倒确实不是少林的僧产,只是……”
白云航心一横,大声问道:“为什么?”
“妓院护院众多,又有少林寺在后维护,这税款还是收不上来……”
这白县令问完了,一干公人都开始诉苦了:“大人,我等的粮饷已经一年六个月不曾发放了,请问什么时候能够能够领到啊?”
“是啊,别的莫说,我们已经三年没发官服了!”
“主薄大人因为拿不到,被老婆骂得狗头喷血,只得回家种地了!”
“县丞大人,百般钻营之后到开封县做了一个典史,典史是个不入流的官啊,县丞是正八品啊……”
“小人在外面替赊欠太多公款,整天都有债主前来追讨!”
“现在即使是盖上县令大人您的印信,到市面上也借不到钱了!”
“望老爷能早日发放粮饷,小人还得这钱娶新娘子了!”
自古以来,新任领导对付这种历史问题的方法,与白云航的招数并无二致:“这是上任留下来的问题,与我何干?”
对于历史问题采取掩耳盗铃的方法,那是非常有效的政策,特别是白县令加上一句:“否则这个月的粮饷就不要想了……”
大伙儿都哑口无声,不敢再向白县令追索了,可是现下白云航的脑袋大了不止一圈。
大顺用兵于西南,河南各县的县令,除去几个大县之外,基本就是单车上任,到任之后自已动手丰食足食,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