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下)(2 / 4)
为了补充风骑军的损失,几乎已经用尽了我方的备用战马。在这样的情况下,凉州的夺取正如久旱的甘霖一般。
凉州本就是大汉三大良马产地,凉州马更以高大、冲刺力强而闻名,是绝佳的战马品种。正是凭借凉州马的强悍,董卓和马家军才能纵横西疆,威震中原。
这5000匹凉州马只是马岱筹措而来第一批战马,日后只要蓄养情况良好,还会源源不断有战马过来。
……
章和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大哥回到庐江后,主持的第一次朝会上,决定接纳南中蛮部大首领杨锋的归附,合益州(益州治下一郡,郡治在滇池)、永昌、牂牁三郡,设安蛮将军,统一管辖南中蛮部,杨锋授第一任安蛮将军。日后,每任安蛮将军都需经朝廷正式任命。
恢复南中诸郡名存实亡的亭里制度,由朝廷任命各蛮部首领出任县、乡、亭官员,授予印信、封赏爵禄。
此外,朝廷将于南中三郡开办专门面向蛮人的官学,设五经学、农学、算学、律学四科,教导汉人文字,传授农桑技艺。
同时,朝廷诏令荆州刺史部提供3000石粮食,以解决南中蛮部的燃眉之急,并于武陵、桂阳二郡开蛮市,设有司专职管理,准许蛮人以皮货、铜铁矿石、茶叶、药材、金银玉石交换包括粮食、农具在内的各种民用物资。
……
十一月下,辽东的最新战况传到了庐江,随即又经庐江传递至襄阳——面对再不留余地的曹操,公孙康虽然借助地利拼死顽抗,并向三韩求援,但还是无可逆转地走向了穷途末路。
隐藏幕后的法正虽然也借几位充当内应的辽东官员献了多条计策,但无奈公孙康自己昏招迭出,令法正也只能感叹回天无力。
至十一月上,曹军包围襄平。尽管公孙康厚着脸皮想要乞降活命,曹操却没有给他任何机会,直接将使者的首级送回了襄平。
面对这内忧外患,尤其三韩的援军被曹操设伏屠戮一尽之后,公孙康彻底失去希望,与其弟公孙恭携全家老小饮鸩自尽。
城内其余官员以公孙兄弟首级再次向曹操请降,获允,辽东由此而平。
察觉到情况不对,法正先一步登上海船,南下回到了青州东莱郡。
公孙康的覆亡,使得天下名副其实地进入到两分状况——大哥与曹操二人,完全地掌控了大汉的十三州一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