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帝国的远征(9 / 14)
不想让这位栋梁之才太操劳,却不曾想,曹操竟是为诸葛亮挡了这一劫。
因此才有了王羽在曹操画像上的亲笔题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意思,王羽也只能自娱自乐了。
“可惜了公瑾……”排在二十七位的是周瑜,同样是一位不属于开国时期,身份有些尴尬的功臣。
“若非公瑾兄,南洋的开拓也没办法有那么快的进展,若他英灵犹在,看到今日盛况,想必也会含笑吧。”诸葛亮点点头,随声附和。
当年他和周瑜在江夏激辩二十四天,从此成为了肝胆相照,却又互相竞争的关系。那是一段激情沸腾的岁月,两人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都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后来周瑜在南洋因心脏病突发而死,最伤心的就是诸葛亮了。
此时看到故人容貌,一时间也是悲从中来。
慢慢前行,君臣三人的目光从一干故旧的脸上扫过。
同样因为积劳亡故的田丰;与他完全相反,偷了大半辈子懒,最后得享八十六岁高龄,差点变成神仙的贾诩;镇守边疆四十年不动摇的于禁、徐晃;因为不服老,以八旬的高龄披挂上阵,死在与波斯帝国的大战中的黄忠……
每一个张画像都能激起一段回忆,熟悉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般。
王羽突然感慨道:“翼德兄的画工,应该得列当世大师之林了。”
诸葛亮点头附和道:“的确,若非蔡夫人在徐州举行了画展,谁又能想到,张将军竟然在徐州隐居了那么多年,而且还以画为生呢?还有关将军也是……可惜这二位都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不然……”
“孔明差矣。”庞统突然说道:“关、张二位将军虽然无心功名,但关二将军和张小将军却也不逊于其父,这些年也是骠骑军中的栋梁呢。”
王羽笑着点点头,对于当年的故人,即便是敌人,他也没有花什么心思追索。刘备也好,孙权也罢,他们都无法再威胁到帝国的安全,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重新选择人生呢?
其实要找孙权的话,线索还是有的。
近年来,东治有个小说家很是风靡一时。他写的讽刺小说,鞭辟入微,有直达心灵深处之能。
王羽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步名为《天与地》的小说,讲的是兄弟相依为命长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反目成仇,弟弟将哥哥害死,哥哥却没有反击。最后弟弟遇到了极大的危险,身边却没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