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不一样的大学(10 / 11)
,由于成绩优异而获得数学奖学金。在剑桥,他的数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1935年,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左右殆周期性的等价”发表于《伦敦数学会杂志》上。同一年,他还写出“论高斯误差函数”一文。这一论文使他由一名大学生直接当选为国王学院的研究员,并于次年荣获英国著名的史密斯数学奖,成为国王学院声名显赫的毕业生之一。
1936年5月,图林写出了表述他的最重要的数学成果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该文于1937年在《伦敦数学会文集》第42期上发表后,立即引起广泛的注意。1937年,阿兰·麦席森·图林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可计算性与λ可定义性”则拓广了丘奇提出的“丘奇论点”,形成“丘奇—图林论点”,对计算理论的严格化,对计算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1936年9月,历史在这一年发生了转折,历史上的阿兰·麦席森·图林是应邀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学习,并师从丘奇,而在这个时空,阿拉斯加的科技水平和名声都已经开始全面超越美国,自然也包括大学教育。就连丘奇都是在阿拉斯加西北大学任教,而不是普林斯顿大学。
所以阿兰在这个时空选择了接受西北大学的邀请。不过他去的不是西北大学总校,而是诺斯韦分校,不过他的导师仍是丘奇。
1938年图林获得了博士学位,与历史上一样其论文题目为“以序数为基础的逻辑系统”。这是在数理逻辑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论。
而在诺斯韦分校,后山那片保密区是所有不知情的师生都极为好奇的所在,图林也不例外,而他导师丘奇当时正好就是这个秘密项目的重要参与者。
在学习其间表现优秀的图林最终也跟着老师参与到了这个秘密项目之中,虽然参与进去之后,他的行动再不自由,但参与全世界革命性技术的研究是一个无法抵挡的诱惑,图林也不能抵挡这个诱惑。
而且依靠着他那天赋一般的能力,短短两年多时间,他已经从项目的参与者,成为了这个项目的主要技术领导者之一。随着他的导师丘奇突然被抽调去了杜邦特基地,图林接替了他老师的职务,担任这个项目的数理组负责人,也是整个项目组中仅次于卫景成的副总工程师。
而此时他年仅29岁。当然这不算什么,这个项目组当中其实有着许多从诺斯韦分校招募的年青师老师甚至学生,最年轻的甚至不到二十岁。就如同他们所研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