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九大战区(8 / 12)
实上这个战区主要由海约国的阿拉斯加和中国军队组成,说是阿中联军更为恰当。但难就难在这里的印度支那没有投入同盟国一方的自由法国,而是仍然在维希法国的控制之中,还有一个很小的葡属东帝汶。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就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主权国家即泰国却不是属于海约国阵营的,而是属于轴心国阵营。
最终在轴心国力争下,为了保住在这里的利益,轴心国完全放弃了在缅印战区的利益诉求(所谓的自由印度也是属于轴心国阵营的,不过这种无权无势只有嘴皮子的临时政府本身对轴心国没有多大帮助,在阿中强大实力面前,他们什么也争不到,德意再努力支持也是白费心机),转而全力要求在东南亚战区占据部分利益,以图在海约国大本营的太平洋地区取得一两个桥头堡。
因此在轴心国力争下整个联合国大阵营共同负责的东南亚战区就此成立。
东南亚战区顾名思议就是负责在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马六甲海峡等地的作战任务。包括已经结束战斗的菲律宾也划入了这一战区。
不过虽然是属联合国大阵营的战区,但毕竟主要还是靠阿中两国的军队作战,维希法国控制的印度支那根本没有太强的实力,泰国也只是有能力欺负一下弱国,在这种大战中其实所能付出的也有限,自然的他们在这里所谓的利益瓜分,确切的来说是要尽力保住原有利益不被阿中两国借势吞并。
所以这一战区涉及的利益瓜分极为详细。
按照事先的协议,战后,泰国自然可以维持现状,光是这样泰国政府也要感天谢地了,否则数十上百万阿中军队杀进来,泰因随时可能被找借口灭掉。
而维希法国所属的印度支那虽然没有改换阵营,但事实上其许多官员和军队都跟其他法国殖民地一样有些三心二意,有一部分是倾向于支持同盟国所属的自由法国的,所以要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帮上大忙不太可能,联军不分心为维希法国稳定局势就算好。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印度支那是有特殊规定的,战后,印度支那将一分为四,分别是老挝、柬埔寨、南越、北越四个地区,不管是以后允许他们成为主权国家还是仍为殖民地,总之未来的维希法国只能控制南越和柬埔寨,而老挝和北越(南北越以北纬16度线分割)则由中国控制。
另外阿中两国之间提前做了一些划分。规定除荷属东印度的西伊里安(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塔宁巴尔群岛,小巽他群岛、努沙登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