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一)(4 / 12)
就算再多军队,也不可能凭借一个科隆城坚守太久,反而军队来的越多损失会越大。
最终在罗斯福的命令下,同盟军主动放弃了科隆,在英美舰队的护送下向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加勒比海岛撤退。
好在科隆港有不少货船和商船,运走两万余士兵的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撤退还算迅速。
在北岸的第15、16师也越过运河来到科隆,准备在导弹舰配合下总攻科隆前,同盟军已经在日落时分成功撤退。
只是科隆港内的大部分物资和其他船只却已经没有办法及时撤走了,甚至连破坏都不够时间。白白便宜了阿拉斯加。
要知道科隆的城市虽然没有新港繁华也没有这么大,但在美国支持下,却是运河区东段的一个大型自由港,城内有不少加工厂,更有无数物资。当然还有不少金银。按照严石的说法:“打下巴拿马,绝对是一笔横财,不只是以后数十年的巨大收益,光是这一次横财已经抵得阿拉斯加这次出兵巴拿马的总耗费还有多了,至少那些导弹等于是美国人帮阿拉斯加给出了钱。”
仅仅一天时间不到,便凭借五万兵力以少胜多彻底拿下巴拿马运河,中南美和加勒比战区也算是取得了一次开门红式的大胜。
掌控了巴拿马运河,阿拉斯加又控制了一条全球生命线。对同盟国造成了沉重打击。
而且与掌控地中海不同的是,巴拿马运河是全盘掌控,这意味着阿拉斯加不但断绝了同盟国通过巴拿马运河出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捷径,而联合国军队却完全可以非常迅速的通过这条运河把舰队和兵力从太平洋调往大西洋。
包括第三特混舰队。
不过此次第三特混舰队几乎一次性把装备的导弹耗光了,而陆军也有数千人的伤亡,所以夺取巴拿马运河后,严石并没有马上展开新的行动,而是等待第38集团的到来,第三特混舰队也分驻新港和科隆港准备重新补给。
严石也不用担心这一等待会担误时间了,只要巴拿马运河在手,加勒比战区事实上已经完全掌握了绝对优势。他并不担心同盟国会趁着这段时间在加勒比海地区增兵。
一是加勒比海地区可不是陆地,增兵哪是说来就来的,时间绝对会比阿拉斯加等待备战的时间更长。
二来现在的同盟国其实哪里还有太多的兵力来增援加勒比海地区。
因为同盟国不只在加勒比海面临困难,其他哪个战区同盟国不是处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