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二)(4 / 12)
从军。尤其是印度仆从军,反正印度有的是人,缅甸人口也不少,阿富汗也是过千万人口的地区。加上这里宗教众多,有时候是可以通过宗教矛盾来达到控制这一地区的目的地。
比如印度教徒如果不老实,他们就可以通过扶持锡克教或者伊斯兰教来压制,反之也是一样。再加上这里民族部族众多,各种利益交杂,内部凝聚力较差,这也是可以为盟军利用的,英国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在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地区牢牢的统治数百年。
现在盟军在这里拥有七十余万的主力大军因此在这里征召了过百万以上的仆从军。加上这里这里各种物资还算是比较丰富,比现在的英国本土的战争潜力也不会低到哪里在,所以这里无疑是罗斯福和丘吉尔认为最有可能拖住联军攻势的战区。
1月底,缅印战区的联军发起攻势后果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缅印战区北部因为喜马拉雅山脉存在,成为了一道比较有利的天然障碍,因此虽然与中国及中亚相邻,但缅印战区的联军却很难直接从正北大规模杀入缅印,所以最终采用了从东西两面兵分两路的攻击方式。
其中中国军队约有百万,在东面从云南杀入缅甸北部及印度东北部。而阿拉斯加军队和中亚的少部分军队则从西面阿富汗杀入。阿军数量约有八十余万,由李明泽,祖文辉和韦哲元、利夫曼统率。
阿军在阿富汗的攻势还是比较顺利的,2月10日,前锋第33集团军便攻占了阿富汗第一大城喀布尔,2月11日,第32集团军占领了隔富汗南部的坎大哈,基本上阿富汗全境也就此被阿军占领。
2月中旬,阿军主力全部进入了阿富汗,随后第18集团军攻占了巴基斯坦地区西北部的白沙瓦,第32集团军则占领了巴基斯坦地区西部的交通重镇奎达。
但当他们要进一步推进时,却在巴斯斯坦中部的苏莱曼山脉和印度河流域遭遇了盟军大规模主力部队。攻占白沙瓦后有些冒进的第18集团军在拉瓦尔品第遭遇伏击,损失过半,最终狼狈撤回白沙瓦,只在印度河西岸布下防御工事,直到后续的第33集团军等主力大军到来,才算稳住阵脚。
而就在第18集团军中伏的两天后,从奎达推进的第32集团军则在印度河中游的苏库尔城碰上铁板,被英军两个装甲旅和美军主力第3集团军迎头痛击,集团军所属第32装甲旅遭遇重创,损失坦克达两百余辆,幸好在直升机的救援下,最后阶段打退了英美装甲部队的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