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政变(6 / 12)
示为确保普通同盟国侨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限期他们一周内离开伊朗和伊拉克。否则出现任何事故,伊朗和伊拉克政府都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命令下达后,被包围在米亚拉的盟军首先向第五重装集团军投降,而早已经被架空的英军司令科尔还被当成了俘虏移交给阿拉斯加,让英国方面愤怒不己。当然这个时候盟军在中东的势力大受打击,随时可能完全覆灭,英国对此再愤怒也无济于事。
3月30日,原本第二批从高加索要调回德黑兰的另外三个伊朗师在德黑兰西部的加兹温向阿军第23集团军投降。西部的霍兹马巴德和阿克拉的伊军也陆续向第24集团军的第93、94师投降。
同日,伊拉克军政府首脑纳伊纳兹德命令自己的军队向拒绝接受军政府领导拒绝执行军政府颁布的投降命令的巴士拉发动攻击,可惜纳伊纳兹德虽有六万军队,但面对巴士拉的两万英军却仍然遭遇失败,进一步向阿拉斯加表示诚意的行动未能成功。
好在阿军也知道相比伊朗宗教政权,军政府的影响力要低得多,并没有为此向军政府发出责难。
3月31日,顾项鹏亲率第4集团军和第4装甲师南下向巴士拉发起强攻,纳伊纳兹德的军队成为了看客。
巴士拉城内在纳伊纳兹德看来战力极为强大的两万英军面对近十万阿军的强攻,仅仅坚持了不到三个小时。
阿军占领巴士拉后,又迅速出击,至4月1日连续攻占鲁迈拉,科威特,这些地方的英军数量更少,几乎无力抵抗,所以可称是望风而逃,阿军未至,他们已经在英国波斯湾守备舰队接应下经海路逃往了巴林、卡塔尔和酋长国。
在顾项鹏彻底占领整个伊拉克时,习正保亲自指挥的攻击巴勒斯坦和西奈的战斗已经提前结束。
巴勒斯坦虽然拥有最多的英军,数量将近七万余人,但在此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近半,加上随后伊拉克政变向阿拉斯加投降,在巴勒斯坦的五万余伊拉克军队不顾英军的弹压相继向阿军投降,导致同盟军在巴勒斯坦完全是兵败如山倒。
3月28日,耶路撒冷被日本特遣第二军占领,同日,第十五集团军占领外约旦首都安曼。剩余三万英军撤往亚喀巴海沿岸,意图通过蒂朗海峡撤出中东。
3月29日,在西奈登陆的海军陆战队13、21师攻占苏伊士运河东岸的福拉德港、曼苏拉。
3月30日,海军陆战队6师在西奈半岛南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