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政变(9 / 12)
坦)才是真正的犹太复国主义,其它的一切想法都是自欺欺人!”
1906年夏,他同一批先驱者乘船离开波兰移居巴勒斯坦,以行动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到了这里后,他饱受劳累、饥饿和疾病折磨,但当他父亲寄来10个卢布时,他立即将汇票寄回:“钱对我绝对没有用”。
1911年11月,古里安与本·兹维(后世以色列第二任总统)代表锡安山工人党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锡安山工人党联盟大会,古里安和兹维关于犹太复国主义只能通过在巴勒斯坦的工人去实现,而不能靠流散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观点,引起与会代表极大愤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指控他们在巴勒斯坦搞“分裂主义”。本—古里安那时就发誓,总的一天,他一定要接管对流散犹太复国主义的控制,并让它服从于自己的目标。
接着古里安和兹维到君士坦丁堡法律学院学习土耳其法律和语言,不久因从事犹太复国主义活动被驱逐,于是两人又流亡美国,并出版了《纪念》和《以色列地》二书。此时巴勒斯坦犹太工人与海外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隔阂越来越大,古里安于是就决定独自承担复国理想,成立犹太工人总工会,1921年,本—古里安返回巴勒斯坦,并成为工会首领。
1929年,他将巴勒斯坦的两个劳工政党——劳工联盟和青年工人党成功进行了统一,成立了后世以色列党派中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巴勒斯坦工人党(马帕伊,简称工党)。也是在这一时期,本·古里安开始越发表现出尖刻激烈、好战和爱走极端和另一面,在许多问题上与本·兹维、卡茨内尔森等朋友同事开始爆发冲突,严重对立,使自己处于少数派地位。特别是当工人党举步维艰和大量移民涌入巴勒斯坦时,他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大胆计划:控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个想法遭到大部分同事的反对,但他仍是坚定不移的一意孤行。
第18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前夕,本—古里安向复国运动的“官僚”发动了总攻,他不厌其烦地说服和争取各派别的支持,1933年3月,他动身飞往东欧,进行了他一生中最长、精力消耗最大的一次战斗,选举游说进行了四个月,他被人称为“疯子”。但是结果7月的选举中,本—古里安的劳工派以绝对优势击败了亚博廷斯基的修正派,从此他成为犹太复国主义劳工派无可争议的领袖;随后他又以坚决过激(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甚至卑鄙的手段打击政敌)的行动巩固了自己的胜利果实。
1935年8月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