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苏伊士会议(2 / 6)
他们来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发言权,没有人会重视他们的意见。
这次会议之所称为巨头会议,是因为参加的仅只是阿德中意四个联合国阵营的主要大国,而其他国家并没有派出代表。
参加会议的四国都由国家元首带队,另外就是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们,还有军队的参谋长。阵容还是相当强大的。
会议从1943年5月15日正式召开,预计将持续到5月底,近半个月时间。
当然这个时间只是预计,真正哪一天结束,完全视乎会议的进展而定。顺利的话可能提早结束,不顺利的话,拖上一两个月都有可能。毕竟战争进行到现在,联合国胜局已定,对时间的要求已经相对没有那么紧迫了,就算元首没时间老呆在这里扯皮,也可以扔下那些外交部长和参谋长们在这里慢慢磨嘴皮,力争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
不过前几天的会议已经让这次会议的进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好几天时间各方完全就是在争吵,扯皮都没扯出任何成果。
“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坚持要以联合国委托托管方式处理所有的殖民地,并不愿意就此让一些殖民地独立,就连制定一个民主独立进程表也不愿意。这就意味着他们仍将长期坚持殖民地管理制度,这与我们的想法有很大出入。”杨国平摆开这几天的会议记要看了一下后摇头道。
叶枫却没有怎么意外,微笑道:“这一点我早有预料,这几天我们四国元首会谈为此也讨论了很久,也有过一些争执,希特勒的态度的确很坚决,就算是中国方面也是倾向这么处理的,不过都可以理解,中国是想借此全面控制东南亚和南洋,并彰显大国地位。而德国和意大利方面坚持如此,就更正常了,欧洲的资源相对要少一些,即便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因为欧洲文明进程发展较早,有很多也开发的差不多了,特别是德意两国本土的资源本来都不算太丰富,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殖民地是一笔重大的财富,是维持他们发展的资源宝地,必须牢牢的控制在手。只是想长期继续坚持这种统治方式不大可能,他们想的太简单了,以前的工业、农业生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需要大量的人口,而殖民地不单提供了资源,也可以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当然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也提供了有不错经济利益的市场,所以殖民地统治是有好处的,大大缓解了一些发达国家所需的人品压力和产品输出压力。但以后的世界不管是农业、还是工业生产技术必将以技术密集型为主,就像现在的导弹,飞机,汽车等等都需要大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