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国师,放过彼此不好吗(3 / 4)
计命脉,不但敲骨吸髓般定下高昂的地租,而且任意役使那些佃客,打骂欺辱就更不用说,甚至还有奸淫其妻女的,哪怕朝廷法律对其也颇为偏袒,地主打死佃客都能减死发配邻州,这简直是荒谬,都是读圣贤书的,难道就没有点廉耻了吗?”
杨丰说道。
“国师,这个多数地主还是好的。”
唐恪尴尬地说。
北宋其实不是佃户最惨的,南宋才是真正凄惨,尤其是扒灰公的理论当道后更完犊子了,主佃打官司首先佃客就是错,因为你这违背了纲常,当然比起咱大清最后都发展到部分地方连初夜权都有还是好一些,比起咱大元的农奴也稍微强点,和明朝大概半斤八两。这属于地主时代的普遍现象,哪怕到光头佬时代,其实农村的地主也不比北宋更好,比如咱大清的部分地区初夜权就得到很好的延续,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八百年没有任何进步,哪怕改变也是在往更坏改变。
“这不行,自今以后地主与佃客诉讼一律同等,地租不准超过六成,据说都有敢收到八成的,这是要把佃客当耗子养吗?准佃客检举,有地主收租超六成者以其地赏之。”
杨丰说道。
“那是民田。”
唐恪提醒他。
“普通之下,莫非王土,难道民田就不是大宋官家的?”
杨丰说道。
唐恪忧伤了一下,他决定还是闭上嘴好了,不过国师的措施也不算太刺激,毕竟收八成的很少,那得是很好的田地,绝大多数其实都是在六成左右,地主也不想把佃客饿死,他们的标准都是把佃客饿到勉强还能干活的地步,不能干活他们一样会有损失的。地租六成左右是普遍现象,但低于五成的就很稀罕了,更何况那些地主和各地官员都是一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后这道命令最多有一点点限制作用,但实际上那些地主还大有可操作的余地。
他当然不知道,这只是国师在首先拉拢佃客的民心。
直接下均田令是逼士绅造反。
而且这个均田令还不可能传达到南方四川陕西等地老百姓耳中,在那些地方官员这边就截下了,然后他们就会在士绅支持下清君侧了,而那些老百姓不会知道这些的,那些士绅会告诉他们国师是妖孽,然后他们也就相信了,毕竟士绅掌握话语权,然后他们也就跟着抵抗了,而杨丰先搞这些小恩小惠,既能保证那些士绅暂时不会被刺激到造反,又能保证那些官员捏着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