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商业争霸上海滩(6 / 7)
心转意;全家一起郊游,生活乐无边……
这类广告,二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本质是一样的。
“广告就这样,让你觉得没有拿商品生活就不完美。试试这车怎么样!”刘海粟关掉收音机,呵呵一笑,启动汽车,开了出去。
这帮名流不是穷人,对汽车不陌生,但未必人人都有汽车,最近热销的千元汽车很大程度上骚到了他们的心。
比如胡适胡校长一个季度的工资就买得起一辆汽车,或者学习徐志摩疯狂走穴,给几个大学做兼职,平时还能赚稿费,月薪过千不是问题。
美死了陆小曼,画画睡觉跳舞看戏,唱戏,生活乐无边!闷了就呼朋喝友,开车到郊外写生。
兜了一圈回来,刘海粟兴奋地下车:“值了,千元买到这车,值了!”
……
这只是宴会的小插曲,不值得大惊小怪,文人墨客讨论最多的还是诗词歌赋,人文哲学,不是汽车。
除非那汽车能用一个漂亮的故事包装,好像真的有什么文化含义似的,比如所谓的“高贵的劳斯莱斯”,或者宝马汽车祖上是造飞机发动机的,而且做得很不错,一战二战都有良好表现。
回去的时候,林徽因不忘说了一句,这车看来真不错,今天给你长脸了。
梁思成呵呵一笑,没过几天就听说圈子里的朋友也都买车了。
上海的文人出行难道要告别电影电视里面,慢悠悠的黄包车了么?
确实如此,有些醒目的黄包车夫,已经把目光转向汽车了,据说有出租车公司准备购进汽车,准备招聘司机。
武汉广州南京天津等地的经销商看到上海牌汽车热销后,陆续向上海汽车公司发来订单。
为了打开市场,宋子安把目光放在出租车行业,邀请上海出租车公司老板到宝山新港工业区二期工程的汽车工厂参观,积极向这些出租车公司老板推销上海牌汽车。
同时还暗示,如果出租车公司不采购上海牌汽车,宋氏将亲自下场,成立自己的出租车公司,以此来销售他们自己的汽车。
这一招非常狠辣,上海的出租车公司老板立刻不淡定了,一旦宋氏进入出租车行业,那么凭借强大的资金强悍的政府资源,上海的出租车市场将没有他们的生存之地,于是纷纷屈服,和上海汽车公司合作协议。
宋美龄一直关注着幺弟地汽车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