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织1937(6 / 9)
的bb党不成气候。
无独有偶,同样激进的日本人,航母派在海军内部也渐渐成为主流,只不过没有中国人那么极端,完全舍弃了战列舰,战列舰在日本海军依旧有强大的市场。
失去东北后,日本人更加大海军投入,一口气建了六艘航母,他们依旧是西太平洋的霸主,虽然崛起的中国海军偶尔会让他们感到芒刺在背。
德国军官虽走了很多,但更多的德国工程师没有离开,依旧为中德工业合作项目出力。
坦克、飞机、大炮、潜艇等合作项目相继出了成果,毫不讳言说,中国制造的武器可能是世界最先进的。
德国人用心把技术教给中国人,也从中国得到大量的物资和一些先进技术。
在过去五年里,中国装备制造业实力大幅度提升,已经能制造绝大多数的工业设备。
而钢铁、煤、石油,这些工业实力的硬指标也大幅度提升,以北方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以及包头钢铁公司为代表的北方钢铁工业迅猛发展,中国钢铁产量1100万吨,而且还在快速增加中,预计到1942年钢铁产量达到两千万吨。
煤产量5亿吨,石油产量1500吨(得益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克拉玛依油田相继投产,不过仍然需要从南华进口石油),工业规模,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英法老牌帝国,堪称工业奇迹。
能与之媲美的,只有苏联!
两者同样地大物博,工业实力差不多,但发展潜力,或许中国要大很多。
因为这二十年间,中国还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铁路网,里程长达7万公里。一半铁路实现电气化。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等城市圈。相继建成高速公路网。各级公路里程达到10万公里。
中国汽车产量也达到40万辆每年,绝大部分是国产汽车。
总而言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这种地位比另一个时空提早了六七十年。
在总装备部部长王庚的陪同下,林育荣和陈绍宽来到扬子机械公司,参观该公司刚刚成功研制的100mn模锻液压机。
“这是我们引进德国30mn锻模液压机技术,加以改进研发。花了五年时间,耗资2000多万,终于成功制造的万吨液压机,也是世界上第三台。第一台是德国的150mn锻模液压机,第二台是英国刚刚研制成功的1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