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明军之殇(2 / 3)
骑败走商洛。这一年是明崇祯十一年即(1638年)。洪承畴能文能武,屡立战功,深受兵部和崇祯帝的赞赏。这时,明朝在辽东的统帅杨镐、袁应泰、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总兵张承胤、杜松、刘綎、满桂、赵率教、王宣、赵梦麟、马林等十五员大将都已死亡,洪承畴成为明朝当时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洪承畴的三个前任均战败而死:萨尔浒大战杨镐入狱被杀;沈辽大战统帅袁应泰兵败自杀;广宁大战经略熊廷弼传首九边。洪承畴接下解围锦州的任务后就考虑自己怎么办呢?萨尔沪之战中,杨镐为什么失败?
总结为一个字就是:分。兵分东西南北四路,分进合击,没合起来;而努尔哈赤则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结果,杨镐大败。这个教训对洪承畴来说太深刻了。在加上护龙军作战方式在某些方面和八旗军很相像,比如都善于运用骑兵·运动作战,不过护龙军在火器方面是远超八旗军,甚至连大明在火器方面也比不过护龙军。
所以,洪承畴不敢冒进,他采取了一条措施:合,把十三万军队集中起来,抱成一个团,这样护龙军就不能各个击破了。
洪承畴率军从宣大出发,采取“建立饷道,步步为营,边战边进,解围锦州”的策略。但是,洪承畴军行动迟缓,从受命到出师已经两个月;从宣大到山海关约百里,其间拖延又数个月,其实这是因为洪承畴和孙传庭在训练那些拿不上台面的杂牌军,故意拖慢了行军速度。洪承畴兵到之后,设立大营,以图进取。
决战过程:
起初,双方军队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互有胜负,洪承畴依旧不敢有丝毫心神松懈,并且主动上书朱由检请求退兵山海关,以宣大、大同为新的地域构成防御。
然则史书记载:“上闻之,大怒,下旨斥咄之,督促其尽快主动出击,再言撤军者,以军法从事!”
洪承畴无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向本就占着优势的护龙军展开了攻势,就像本来护龙军像个成年人一般站着,而明军却像个小孩子,成年人本来没打算和小孩子一般见识,至少他没有主动动手。而明军这个小孩子却挥舞着自己的小拳头主动向护龙军这个成年人挑衅。洪承畴不傻,孙传庭不傻,一线的明军将领也没有几个是智商有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敌强我弱。
但问题是只要皇帝是个军事草包,就能将大明帝国所有将领一下子全部变成军事草包,这是大明政堂的可笑之处,因为大明这块乌烟瘴气的政治军事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