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干掉“空中炮艇”(1 / 4)
大秦腹地,中央油田,死亡阴影笼罩。
昏沉天空为底色,钢铁怪兽群咆哮。绵绵不绝的轰隆声中,大地火光闪闪。硝烟散尽,葱绿世界又添斑斑片片荒漠。
战士不屈,毅然跃起伫立丘陵之巅,肩扛式导弹指向低空掠过的凶手。
激光跟踪,瞄准,扣发,导弹出鞘。
战士未第一时间转移,继续扛着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指引导弹攻击。
这是大秦军人使用前卫3单兵防空导弹反抗“空中炮艇”的一幕。制空权旁落,电磁权亦然。高空,四架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的F-15来回盘旋,上百公里半径内充斥着杂乱电磁波,剥夺了普通雷达的工作能力,前卫4系统由此瘫痪。打击侵略者的沉重使命由是落在了激光制导的前卫3的身上。
前卫3单兵防空导弹采用激光制导模式,免受电磁压制的局限,导弹导引头接收激光回波跟踪追击。作为一款人类设计的武器,无法避免存在着“阿喀琉斯之踵”。她的优点本身也是弱点。射手必须持续为导弹提供信号,直至导弹与猎物合一。
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暴露等于死亡。蔑视铁律者,下场悲惨。一架“空中炮艇”从战士身后一公里外飞过,机身喷出密集如雨点的炮弹。炮弹落点处,数平方公里内所有生命,无论人或老鼠,全部瞬间蒸发。
失去激光指引的导弹沿着惯性轨迹飞行,遗憾地与猎物擦肩而过,在远处绽放绚丽。
死亡从来不是抵抗的休止符。勇者前赴后继。一门高射炮突然奏响暴戾旋律,一簇簇“棉花”点缀沉闷的天空,AC-130攻击机从中穿过,险象横生。
弹片激射乱飞,偶尔一片两片击中AC-130,叮当作响。
“秃鹫3号左侧机身受损,装填手负伤,请求返航,请求返航。”
高空指挥机收到报告,一边指挥伤机撤出战场,一边调遣兵力复仇。
只见“秃鹫1号”笨拙转弯,右翼斜倾向下,机身侧数门机关炮闪动黄澄澄火舌,猛烈的弹雨覆盖隐秘在丘陵之间的高射炮阵地。
“全中,尸骸全无!”
炮手欢呼。通过观测系统外望,目标区域只剩滚滚浓烟。变态的山姆大叔把口径105毫米的榴弹炮搬上了AC-130攻击机,此外,还安装了一门福博斯40毫米机关炮和两门20毫米六管加特林炮,仅仅是105毫米榴弹炮就备弹300发,火力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