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赤膊上阵(2 / 4)
句推挡,也是有些疑惑:难不成李海真的是一时兴起,过来参观一下藏品,没有任何别的企图?
他本来是不信的,李海又不是专业收藏家,在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任何名声,好端端的怎么会忽然转了性子?文具算得上是收藏界里的冷门了,因为这东西很难加上名人的款识,你说这笔是谁谁用过的,在什么大事上起过作用,怎么证明?这个价值就很难界定了。所以研究这东西的,都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为主,那些人身上的学究味道,李海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的。
可是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有钱人的心思,一般人哪知道呢?像李海这样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手握数百亿资产,呼风唤雨的人物,哪个说得清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命苦啊,打起精神来伺候着吧!
副馆长也打定主意了,甭管万海平过来是耍什么花样,他就按李海嘴上说的办,李海不是要看这里收藏的文具吗?那就让他看个够。
“李总,万总,这一批是我们馆藏中的精品,有着七百年历史的一套湖笔。据说这批湖笔,是江南省在明代第一次开科考时,阅卷官所使用来点评黜落考卷用的。”说到专业问题,这位馆长肚子里还是很有些墨水的:“我们知道,明之前是元末乱世,元代后期虽然也开了科举,但是其重要性和明清两代无法相比,就连对文庙的祭祀,也是非常草率,经历了元末战争的破坏之后,江南省的文庙中甚至连常例的供奉都凑不全。”
指着玻璃柜里面的一排毛笔,副馆长两眼放光地道:“所以,在这次科举之后,本地的士绅就请求阅卷官把这些文具都留下来,算作是本省文脉重启的象征。从那以后,这些文具就一直供奉在文庙当中,即便是明初永乐靖难之役,江南士人遭受重创,也没有动到文庙头上。”
李海的眼睛,早就被其中一支毛笔所吸引了。这支笔大小适中,毛笔尖上还沾着一点红色的,显然正是当初阅卷官用来批点考卷所用的,而且不是随便写评语的那种,而是最终决定哪张卷子取中,哪张卷子黜落的朱笔!从哪里看出来?就从这支笔里散发出的文章神力,几乎要赶上他自己那支文章神笔,足以确定!
钱神也在那里惊叹:“了不得,这支笔若是被人请到家里去供奉百年,便能开启神智,好像那穷酸一样,为人家宅镇邪了。你看这其中并没有神智诞生,又是上百年没有被好好供奉过了,就这样还有这么多的神力,可见一斑!”也就是说,从这毛笔现在的状态推断,其最巅峰时所蕴含的神力,肯定是大大超过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