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对牛弹琴(6 / 6)
不仅这飞刀刘邦十分熟悉,就连在一旁的吕雉也认出了这飞刀的来历。
刘邦颤巍巍地将这飞刀捧在手中,脸色阴沉,半晌不语。
“这韩信果然还在人间也。这厮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一直查不出他藏在哪。他若因萧何之事一怒,起兵造反或是伤了孩儿们,后果不堪设想。”吕雉惊恐地说道。
“韩信藏在人海。这永远是我大汉之隐忧。”刘邦叹道。
“这就是他比其他诸侯高明之处。”吕雉道。
“你说萧何敢造反吗?”刘邦望着吕雉,目光呆滞问道。
“臣妾晾他不敢也。”吕雉答道。
“若是再有人为老萧求情,就把他放出来吧。”刘邦呆呆地说道。
※※※
又半月,有齐国丞相曹参奏章送到,为萧何求情。
这是沛县那帮兄弟想到的主意。
被张良拒绝后,沛县兄弟们能指望的只有曹哥。
为了争做功臣榜的榜首,萧何与曹参这几年都互相惦记上了,彼此不相往来。
一个功人,一个功狗,彼此有什么好谈的?
连曹参都以怨报德,为丞相求情。刘邦看过奏章“深为感动”,当庭准奏,派出使者持节去狱中赦出萧何。
萧何在狱中折磨了几乎一月,上殿来谢恩时面黄肌瘦,光着两只脚丫,走路颤巍巍一步一摇。
群臣都望着萧何,刘邦也望着萧何。
萧何入朝剑履不趋,这是刘邦赐给他的殊荣。可如今为何要脱鞋,为何不昂首阔步?那剑又在何处?
狱中的痛定思痛,让萧何彻底明白,他并不是功人,与殿上其他臣子一样,也是一匹功狗。
刘邦脸上肌肉动了一下,起身离座,下阶亲自搀扶道:“相国不必多礼。朕非桀纣之主,相国为民请命,朕岂会错杀贤相。朕之所以要拿相国系械,是要损自己之誉,让百姓知相国之贤名啊。”
屁话!
萧何称谢而退。
生命就像一盏油灯,萧何的那一盏,灯油已经见底。从今以后,就再不见萧何有任何折腾。他能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自己这盏油灯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