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12 / 13)
都已不在,于是为了尊严,为了保住海月刀,自己引燃东山寺……在大火逼近时,主角设想了之后的剧情发展:周景看到东山寺的大火,明白发生了大变,连夜逃回领国,召集西国诸亲藩和谱代讨伐信景,于是日本分裂,东西决战爆发。这样的觉悟,让主角勘破世情,返回最初遇见小夏的时刻,并选择了和小夏一同隐居。
不过,正如我之前所言,以主角的威望,死后必定封神,这样的人,就算失去所有权力,也没有人敢铤而走险。所以,我取消了这个精心构思的结局,改以夏津被迫远嫁之事作为主角顿悟的契机。而主角最后把《吉良物语》送给周景,也就是承认周景才是他的精神上的继承者,是他和小夏两人共同的骄傲。
然后是嫡子信景和景政。他们和周景,是主角最年长的三个孩子,都参与了决定天下归属的摄津合战。三人之中,周景主要继承主角的品格,信景主要继承主角的地位,景政主要继承主角的能力。继承地位的信景,与绝大多数英明强势人物的嫡子一样,都具有矛盾的双重性格,一方面是受到积威的压制,行事中规中矩,在关键时刻缺少决断合担当;另一方面,当他们真正掌权之后,又往往会迫不及待的希望做些什么,以发泄长久以来的压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气魄配得起继承人的身份,甚至还特意改弦更张,以示不输于先辈……这样一来,文中的对抗剧情也就发生了,而悲剧也就随之而来了。
至于景政么,承蒙读者们关照,很长时间都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大家对他口诛笔伐,恨不得主角立刻将他处理掉。可是,大家却忽略了三个最关键的因素。第一,他在本性上并不坏,只是和某些激进作品中的主角类似,常常为一己之私算计别人,而且杀伐之气极重,把别人都当做笨蛋或者NPC,偏偏还自己感觉良好。而对于他,主角还是可以容忍的,毕竟主角是仁者,既然连类似的下属(二见光成)都能原谅,为什么要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起杀心?第二,是他的确有能力,能够并且帮到了主角的忙,主角最初还准备让他继承秀景的地位,作为首席家臣辅佐信景(作为连枝众,无法继承宗家,没有周景、义景那么敏感的身份),只是理念不同而已(正如我不愿写那种无脑杀伐主角一样),因此闲置即可。第三,他对于主角,可以说是无比崇敬、无比崇拜的,对于这样的子女,就算有些出格,哪个父母忍心下痛手?所以,主角绝对不会做得太绝。
同样的原因,景政也不会对主角太过分。在我原本设定的结局中,尽管他为了权位,听从了信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