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武田退兵(中)(1 / 5)
我想了想,决定暂时隐藏战术,只以三段击的六百支铁炮用常规战术应付他们。这样或许有点风险,但要对付接下来的赤备突击,总该留一点底牌才行。
然而,紧接着另一支备队也动了,跟在第一支备队的身后下到河中。两支备队的总人数达到一千人,他们趟过河水,向我的本阵扑来。
这是……人海战术?我忽然有点失望,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山县昌景,不会只有这么点程度吧?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支军势的指挥官,可以容许一定的牺牲,但绝不能漠视伤亡,更不能纯以士兵的生命换取胜利。如果谁发出了这种不符合指挥道德的命令,别说是被称为军神,连作为军人的资格都不配。更何况,现在山县昌景指挥的,并不是日俄战争时、前仆后继冲击俄军要塞的狂热日军,他们绝对无法承受太高的伤亡比例。
作为战场上的敌人,彼此之间处于你死我亡的立场,我不会滥发同情之心。现在既然对方愿意付出伤亡,我也不介意收割性命。
“铁炮准备!”我抽出了五胴切,高高的扬起,等待敌军到达河滩的那一刻。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最前面的几十人并没有停下来整队,也没有向着正面冲击,而是散成两股,让开中间的滩头,以十分散乱的队列分别冲向本阵的左段。
那么就没必要动用全部铁炮齐射了……我放弃了原先的想法,劈下太刀,喊出了一个命令:“左段!放!”
两百支铁炮立刻发出轰鸣,向着左段前方的滩头齐射,击倒了冲在最前面的十来个人。这个战绩,比左翼安宅家同样数目的水军铁炮手还少,以各备队铁炮组的训练而言,结果实在很糟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滩头敌方人数不多,队形散乱,类似于后世的散兵线冲锋方式。这是对付火器齐射的招式,只是没想到,山县昌景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并且敢于在阵前打散队列,倒是有些决断。
或许他也看出来了,我的长枪阵要保护铁炮队,不会主动出击?
果然,依着侍大将的命令,备队的其余人继续乱糟糟的向本阵左段进逼,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直到冲到了枪阵的前沿,他们才排成几行密集的长枪行列,一起向我方的枪阵发动进攻。
另一支备队也依此而行,散乱着阵型冲向本阵右段,同样在阵前列下阵势。这一次我连齐射都省了,隐藏着铁炮队的实力,专心等待迎击武田家的赤备。因为我发现,对面的武田赤备已经在滩头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