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儿女之事(中)(4 / 5)
尖了,而且被一时的不满和愤怨蒙蔽了内心。
这个世界上,哪有完全公平的事?
“就由他去静一静!……总之,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了。”我这样回答道。
……,……
经过两天的反省,景政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全盘接受了我的安排。于是继信景迎娶冬姬后,他也在三月份迎娶了福地宗隆的孙女汐里姬。作为礼物,我让藤堂高虎替他在伊贺新建了伊贺上野城,作为他的守护居所。
不久,赴明进行勘合贸易的四艘大帆船顺利返回。这四艘船,名字分别是“简尼特号”、“东瀛号”、“东濛号”和“东溟号”,简尼特号主要装载的是明廷指定进贡的四万贯生红铜,换算成公制大约是一百五十吨,另外还有大友家的一些货物。这些贸易份额,是之前大友家协助我方使团联络朝鲜时,和信长特意约定好的,而且,我方前往广州市舶司,必须依靠他们作为向导,只有他们熟悉这条航线。
明廷官方的白银和铜钱兑换比率,和我规定的一样,都是一两银兑换一贯铜钱(一明两略少于一日两)。我们所进贡的铜,就按照这个比例折算成白银,然后和其余贡物一起汇总计算,由明廷给予一定的回赐。出于明廷的惯例,这个回赐的标准,自然是高于贡品的价值,不会让远来的藩属吃亏。
然而,回赐虽然丰厚,对比起勘合贸易的利润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近一百七十年前,义满将军进行贸易时,使用的是三只载重一千八百石的天龙寺船,而且基本全部是以进贡和回赐的形式,每趟的贡物价值大约在两万贯左右,加上造船及航海成本,大约是四万贯,但是回赐的价值可以达到三十多万贯,所得利润极为惊人。而历次勘合贸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由东洋允澎率领的勘合贸易团,有船十只,人数近一千二百余人,所携带的货物也是极多,例如硫磺三十六万四千四百斤、苏木十万六千斤、红铜十五万两千斤等,若按往年旧例给价,则只附载商品中大宗货物的价格已达六十一万五千余贯,如果再加上回赐部分的价格,以及宁波、北京各市场交易的价格,那么将是一个超级惊人的数字,结果,礼部不得不奏明景宗,予以大幅度地削价,但是所得利润依然以数十万贯计。
而这一次贸易,是两国近三十年来的头一次,也是万历登基、张居正执政后第一次有新的藩国入贡,所以明廷格外慷慨大方,使团在明的一应花费,全部由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