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功业之结(上)(5 / 5)
,可以借助山内一丰的持重和对信景的影响说服信景,即使信景不听,只要所有大老和过半中老一致反对,就完全可以按照幕府法度否决他的意见;而信景知道山内一丰多半不会支持这件事情,也加大了活动力度,联络关东诸大名向表之间施压,想趁山内一丰路途遥远、短时间内无法到任的机会,先行达成征讨朝鲜水军的既定决议,然后顺势征伐朝鲜。
虽然关东诸大名的领地都不多,但是他们领地接近幕府中枢,许多日常政务都需要他们的配合,对于中枢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大名家的嫡子,如今大多在信景身边担任侧用人,也自然会倾向于他,尤其是领武藏国八万石的平野长泰,他自觉勇武过人,又是将军的乳兄,如果给他更多的机会,完全可以像池田恒兴在织田家那样成长为国持级大名,因此极力撺掇奥之间的同僚们支持信景对抗表之间。
当然,作为此事的倡导人,二见光成也不会闲着,每次参与合议,他都会摆出某些情报,力证朝鲜方面的不堪一击。甚至连众人担心的大明,他也表示出某种程度的轻视态度,认为当年大内家数十名武士就能把大名江浙一带搅得乱七八糟,并且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可见明国的军力也不怎么样。
根据目付组的情报,他还非常婉转的提醒信景,只要发生战事,那么将军就能跳开众大老、中老的约束,直接指挥天下的数十万军势;而一旦他这个将军打下朝鲜,功业将直追京都的大御所太政公,甚至直追千多年前征服新罗的神功皇后,此后就能凭着威望,重新任命大老和中老,彻底将幕府大政掌握在手中。
这种说法,很明显是深得信景认同的,也让他更加努力的展开活动。
渐渐的,征朝的风声再也捂不住了,以关东为中心传扬开去,并且很快得到了不少东北大名的支持。野心勃勃的伊达藩现任藩主伊达政宗、南部藩首席支藩家老南部信直,想恢复昔日荣光的佐竹义重、芦名盛秋,还有对自家领地大小不满的磐城国诸家小大名们,都纷纷表态愿意参与征伐。他们的领地虽然隔九州前线最远,可是幕府在能登国就有一支强大的舰队,完全可以替他们省去奔波之苦,或者直接乘舰队跨海攻击朝鲜半岛东海岸,比起当年攻击琉球还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