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以文会友(下)(3 / 4)
曹植昂头挺胸,大有挥斥方遒的架势:“吾当效法秦之商公,力图变法以安天下。”
“泛泛之言,空洞非常,人云亦云,外强中干。”
四个连珠炮似的成语,还真让人感觉是那么一回事。
“昔年商鞅变法富国强兵,讲究的是能让秦国快速统一天下,所以重农抑商,奖励生产,并且实行兵制改革,废除了世袭罔替改由军功论爵,以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至于还有一条便是那连坐之法,敢问阁下,能有如此‘王公贵胄贱民百姓一视同仁’的魄力么?”
林家仁看对方明显有被忽悠住的趋势,于是趁热打铁道:“又或者,你想的就是他那一套?那么你有否调查过中原地区的具体情况?你知不知道这里能种些什么粮食,又产出什么可以用于交易的物品?你知道盐井铁矿在哪里,需要怎样才能保证武器装备的高效产出么?你清楚现在使用的度量衡么?你了解百姓和士兵每天所需要花费的钱粮几何么?你明白培养一个得力的文臣武将、一支精悍强健的军队要花费多少么?”
一连串的疑问,不仅成功地让曹植哑口无言,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闭上了嘴,他们开始思考林家仁所说的内容,是啊,这些东西他们好像都不知道。
“这些东西,文章都不会告诉你们,但是文字可以读到,你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你们的双脚也可以丈量。如果你非要问我治国之道是什么的话,那就是了解以上的所有信息,然后找出最适合的一条路,通往繁荣和富强。而这条路,才是先贤文章里记载的、可供咱们挑选和融合、应变和改进之后,最终选出来的路!”
林家仁一合掌,像是收回了发出去的功,微笑道:“现在还有谁反驳子桓兄的论点么?”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以格。先贤之言,言犹在耳,诸位文章可没那么简单啊,先贤的智慧从来不用借助史家的言辞,也不必借助当权者的势力,他们写出来然后流传下来就足以影响咱们。”
曹丕高调地做着总结。
“古之先贤者,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而反观吾等,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每每细思,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你他娘的在说什么?
林家仁表示不解,他哪知道这是曹丕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论文》中的句子,只觉晦涩难懂,也不想花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