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曹丕的悲哀(3 / 4)
难得一见的真挚写满了曹丕的面容,林家仁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他很难拒绝:“说真的,我并不想卷入你们的争斗,不是我怕死或是其他,这么多天来你也该知道我的性子了,我不想被束缚……”
“那……”曹丕有些失落,他就知道只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他又怎会打得动对方的心,来为自己做这有些肮脏的事情?而正也是这几天的相交,他明白对方是一个视名利钱财如无物、只为自己道义和理想驱策的义士(待考),前些天的聚会中为他站出来打抱不平也正是基于此。
所以他才想用“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的方式来打动对方,却没想到……
“三点,我就简要地说明一下好了。”
林家仁他同意了?
“第一,谦恭克己,礼贤下士,最重要的是要孝顺,无论是对令尊令堂,还是丞相别的姬妾;第二,友爱兄弟,无论背地里你们相互之间做了什么,在外人面前你都要拿捏好兄长的风范,甚至在他们犯了错惹了麻烦之后,主动出现为他们善后;至于才能所不及之处,务必以其他方面来补足,例如写诗不行,你就鸡鸣起早勤加练习,即使进步很小,我想英明如丞相也会看得到。”
这人啊,最好不要去跟别人相比较,要比就跟自己比,比昨天的自己,比前天的自己,是否有区别,是进步了?是退步了?
以此激励自己,不是更好么?
曹丕听完,连连点头称是,林家仁说的很对,父亲选择的继承人,不一定要是能力最强的那个,而是最适合的那一个。
可如何评判这个适合,也是他老人家说了算的,那么讨好他就成为了最好的办法。而讨好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或者文治武功特别出色让他深爱其才能,或者就像林家仁说的一样,尽孝足矣。
就曹操当年挂孝伐徐的举动(不管真实意图是什么)来看,他无疑是在向天下人表达一个这样的意思:我曹操相当看重孝道。
唯才是举(不顾德行)的政策是一方面,内里看重的核心优势另一说了,而且人一旦老了又怎么可能不希望儿女孝顺自己?
豁然开朗,句句要害。
曹丕有些惊呆了,而其实林家仁只不过是将历史上曹丕成功的因素拿了过来,沾了“先知”的光而已。
“欺世盗名者,真可耻可恨也。”
林家仁如是自嘲着,那啥,开挂万岁!
对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