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受教了(4 / 5)
部沉船大片做了6个亿的保底,结果片子悲剧了,XX公司就找到相熟的院线,硬是用做假场的方式苟延残喘了一阵子”。
发行方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为了成为一线的发行公司,也会做高票房。“XX公司好几部保底的电影都是自己做高的,也是保个脸面。你看其他公司说出来都有一些发的特别好的片子,他家有什么?说出来也不好听啊”,这位知情人士补充道。
“低价策略最主要是要争取更多的客户,客户是没有上限的,我们当然希望越多越好,这个时代最值钱的就是客户资源”,一位电商负责人坦言。
据了解,以业界普通行情来说,电商的app增加一个激活用户,成本接近12元;此外,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数据更是电商拥有的巨大潜在价值。通过类似于9.9的低价,电商就获得了一个客户并了解到用户的消费习惯,为此贴上十几二十几块的票房并不算什么。
在低价竞争之外,电商也会为了争取更多客户而开始越来越多的独家合作。例如猫耳和《心花路放》独家合作,如果观众想在线上购买《心花路放》的票,就必须成为猫耳客户。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在扩大自己的渠道、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除了获取客户资源,电商也逐渐参与到票房分成的环节,一般是以对赌的方式进行。“我们的《单身男女》曾经和猫耳对赌过”,一位环亚的工作人员透露,“猫耳给寰亚投了3000万,当时猫耳跟寰亚对赌,如果电影票房超过两亿,可能两亿以上的部分大家就一半一半。这个两亿是双方谈出来的,可能是回本线,寰亚是考虑到两亿就能收回成本,那就赌两亿。但是寰亚这个片子1.98亿还不到。”在这个案例中,猫耳对赌失败,但电商敢于拿出大投资对赌,一般是对电影充满信心,为了能够在票房中获得分成,电商也会整合自己的线上线下资源全力配合电影的宣传。
电商出钱,意在发行。当巨大的用户数据在后台积累,低价票将变成线上发行,全面影响影院排片,现有的地面发行团队以及影院,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将会逐渐势弱。电影发行这块蛋糕,就要归电商所有了。
简单来说,片方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票房成绩和更高的票房分成,保底发行的发行方想减少损失或者获得票房分成,电商希望获得更多客户并成为联合出品方参与票房分成,虽然这三方目的各不相同,但都需要向影院示好,以便获得更好的排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院线和影院似乎成为了最大赢家,但实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