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作诗(3 / 4)
这次把古唐诗合解抄一遍后就借给他看,没想到他就一直记得。
“青云,这可是你说的。”赵文轩挑挑眉,语气有点不好了,说道,“难道你不认账”他可是看着他抄完的。
顾青云当然否认,苦笑道“当然要认账。”
古唐诗合解是他在书店里找到的,是何掌柜刚进的新书,科举同样要考作诗,当然,作词也行。如果说在算学方面顾青云花的心思最少,那在诗词上他花的心思就多了。
可惜,这是要讲天赋。明显的,被后世教育制度摧残过的他面对此时的科考制度,他照样饱受摧残。
吟诗作对就是他的死穴。只恨现在没有声韵启蒙、弟子规和笠翁对韵这三本书,前世听说读了这三本书,作诗会容易一点。可惜这三本书是清朝才有的,现在历史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想找这些书只怕要靠奇迹了。
在学完声韵后,读诗经就是学会作诗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有时间还要看看唐诗宋词,最好能背下来,当中的有些诗词他前世早已学过,现在重新学习又有了不同的收获和感悟。
因此,在看到一本古唐诗合解后,他才借着抄写的机会,自己买纸也抄写了一本,准备留着自己读。
“只能借给你十天。”顾青云和他定好时间,忍不住劝道,“要不然你就去书店和我一样抄书,这样赚下的钱可以买纸再抄一本,这书就是你自己的了。”这是古代贫穷学子获得书本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的确是花费最少了。
起码这三个月,顾青云家中的书架上就多了四五本新书,钱也挣了一点。
“青云,不是为兄的说你,你现在有时间就应该好好读书,不要沉迷于小道,应该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读书上,明年就要下场了,只要你读书好,你以后想要什么样的书没有想要多少银两没有”赵文轩语重心长。
顾青云深吸一口气,赵文轩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忠实簇拥,他承认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和他一样心安理得地一直读书的。
他听赵玉堂说过,赵文轩的母亲刺绣手艺是高超,可是做那个很伤眼睛的,现在她的眼睛看东西都有点模糊不清了,所以最近做的绣活也变少。
赵玉堂为什么知道因为赵文轩母亲做的绣活就是他家的布庄收购的。
“可是家里人这些年省吃俭用供我读书,我除了自己努力外,也想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顾青云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