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急转而下(4 / 6)
坏的可能……”
终于说到绵宁心坎上了,他等了半天就是要这句话,当下沉稳地点点头,道:“大学士思虑周详,不愧是皇阿玛倚重的老臣,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微臣以为皇上龙体欠安,可能有三种情况,”赫苏丹声音压得很低,“一是很快康复,木兰秋狝如期举行,蒙古王公们尽兴而归,此乃臣子和大清子民的万幸;二是长期昏迷不醒,全靠药物维持;三是……”他垂下头,“微臣不敢讲大逆不道的话。”
“本王明白大学士的意思,请继续说。”绵宁道。
赫苏丹声音更是细不可闻:“倘若遭遇后两种情况,臣子们也,也相当棘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白莲教妖言惑众,动乱四起,边境这边也不安分,每天在案头急待处理的奏折堆积如山,因此……太子殿下须担当起护国之责!”
绵宁垂泪施礼道:“皇阿玛突发重病,本王心急如焚,哪里还有心理会那些琐事?还请大学士联同军机处各位多费心了。”
“微臣岂敢,”赫苏丹急急回了个大礼,“微臣的意思是皇上一旦,一旦风云不测,首当其冲便是继九五之尊大位,以定万民之心啊。”
点到要害了,绵宁暗自满意,却做出惶恐和伤心的模样再三表示要守孝三年等等,两人正在心照不宣打太极,殿外墙传来仪亲王的声音:“到底怎么回事?来三四趟了每次都是午休,皇弟以前从未睡这么长时间的,老实交代出了什么事?”
“八王爷!”
两人均一震,赫苏丹霎时反应过来,道:“微臣去应付他。”
绵宁在后面追道:“注意分寸,莫惹恼了他。”
回到内殿,里面全是苦涩的药味,太医们仍未找到良策,而嘉庆爷气息渐渐微弱,眼见得凶多吉少。
贴身太监唤来了随行的两位皇妃,见这付状况她们自然悲从心生,跪在龙榻前哀哀哭个不停,哭得原本愁绪丛生的绵宁更加心烦意乱。但皇帝驾崩是大事,弥留之际必须有嫔妃、内大臣、太监在场,相当于旁证,否则将来浑身长嘴都说不清。
过了会儿赫苏丹进来,冲绵宁点点头,意思已将仪亲王劝走。又过了会儿张致情也匆匆进来,边拭汗边低声报告协调的情况。然后三个人站成一排,呆呆看着出的气多、入的气少的嘉庆帝,脑中盘算着自己的心思。
傍晚时分,王秋在太子下榻的英华寻峰殿第六次吃了闭门羹——侍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