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恐怖人油(1)(4 / 7)
行电脑检测和分析,结果认定死者为45岁左右的男子,身高1.80米上下,根据在长江市的气候、气温、日照、雨水等情况下,进行骨质腐化度的实验,认为死者死于2008年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并按照死者骨骼的高度和粗细判断:死者的体重在75至85公斤。
江一明看了罗进交给他的各种报告单,皱着眉头渐渐舒展开了,有了这些信息,不难找到尸源,只有找到尸源,案子就不难侦破了。
江一明召集重案组开会,并成立专案组,把这个案子命名为“6·31尸骨案”。他叫大家开动脑筋,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但是这次的案情分析会却异常沉闷,大家的心都似乎被压在蒸笼里一样难受,因为线索太少,死者死去的时间又太长,想说出一个立竿见影的侦破方法实在太难。
江一明见大家都不说话,他只好自己先说:“根据现场方位分析,第一,凶手可能有两个人,想把一个身高1.80米体重80公斤的尸体,搬到定军山的半山腰上去掩埋绝非易事;第二,凶手有车,要不他不可能把死者杀死后运尸到山脚下,再搬到山上掩埋;第三,凶手应该熟悉定军山的环境,否则他不会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把死者搬到埋尸的地方;第四,凶手很狡猾很残忍,并且力气很大,可惜凶手留在现场的一切痕迹都被雨水冲洗得一干二净了。”
“江队,假如死者和凶手是熟人,凶手把死者骗到山上,然后把他杀害,这就不存在两个凶手的说法,也没有必要用车运尸体了。”吴江说。
“假如我们能知道凶手是用什么杀害死者就好了,这个白骨案的线索实在太少了,而且还是个无头的白骨案,唉,我最怕的是,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它依然成为悬案!”左丽好像没有战斗的决心和信心,并感染了每个人,让每人都倍感艰难,其实这是实话,包括江一明也这么想,只是不能这么说而已,可见左丽的直率,就像一个木匠一样,东家要他做一件精巧的家具,他一看就知道这活计的难度。
“谁都知道万里长征多么艰难,但只要我们向前走了一步,它就少了一步,总有被征服的一天,我们还是分析案情吧。”江一明对左丽消磨自己志气话有点生气,但他没表露出来,一个领导者,应该有大胸怀,对下属的小毛病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我感觉死者可能是外来人口,而凶手是本地人,凶手知道定军山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最主要的是到半山腰就没有路,所以把死者埋在那里最不可能被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