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1 / 24)
1.秘密环节
向单位递交辞职报告,把人事关系转到人才交流市场,居然只花了一天时间。蓝家山请假的这段时间,单位里人心惶惶,同事们都在谈论一个不妙的“收购计划”。新厂是由两家老厂合资成立的。因为行业不景气,新厂很有可能被其中一家提供地盘的老厂彻底“兼并”。
办完手续,蓝家山感到自己和这个城市的关系越来越淡了,他甚至不想在柳州哪怕再多待一秒。幸好小培的车还没走,他连夜就可以搭顺风车回家。
小培之所以迟了一天出发,蓝家山猜测,多半是和车厢里的那几块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石头有关。不过小培口风很紧,对蓝家山的询问装聋作哑。
蓝家山也知趣。他知道自己还没能真正融入这个圈子,别人对他有所戒备也是正常的。
蓝家山断定,这批石头肯定不同寻常,它们周身包裹着塑料薄膜,显然不是怕碰撞,而是怕被人辨认出来。
车子傍晚才离开柳州,连夜开到大化县城。到了车站附近,小培下车打了通电话。蓝家山大概听明白了,小培按原计划是把石头卸到某处,但对方的计划似乎有了变动。小培略有不满地在电话中交涉许久,才把车子开到一条小巷的拐角处,几分钟后,一个穿着很时髦的小伙子出现了。他带了一包换洗衣服,还有两本武侠书。他要随车跟他们到岩滩。
蓝家山主动要求坐到车后厢,小伙子感觉到不好意思,也不愿意坐在副驾,小培劝说无效,只好把两人都关在车后厢。
小伙子姓石,上车后立刻开始工作,他拆开了一块石头的包装,用电筒仔细检查,随口问蓝家山这块石头要卖多少钱。
蓝家山想多套点他的话,就随口胡诌,说卖两三万。
小石诧异地摇头,说这块石头顶多值六七千,做不了两三万的活。他用电筒照了照蓝家山,发现他面孔很生。
蓝家山自我介绍是小培船上的水手,小石听了顿时一喜,他说自己也当过半年的水手,一年前才改行。
既然是同行,两人有了共同语言,距离拉近了。小石笑嘻嘻地告诉他,他和师傅们表面是加工木座,其实是“加工”石头。
听他这么一说,蓝家山顿时明白了几分。早就听闻随着大化彩玉石价格的飞涨,已经有人开始对石头“动手脚”。
不过,小石这批石头又是从什么渠道回购的呢?
小石对蓝家山倒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