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理想主义者的回归(4 / 6)
利要求他永远纵容我游离于现实之外。
“就这样,我在患得患失中过了两年多,今年夏天,我去乡下写生,顺便去拜访一位我尊敬的女画家切瑞。那是个宁静的小镇,街道上种着一排排高大的花楸树,让人心里很安稳。在那里,我见到了她的丈夫,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绅士。他从事一种古老的手艺,把破损散落的老书重新缝好,装帧成独一无二的新书,全部工序有几十道,都由他一个人手工完成。我被这手艺吸引住了,住了好几天。
“那几天我的心经受了极大的震动。我看到那位我敬仰的画家,系着荷叶边的围裙,用她那双画出了好多杰作的手,细心地烹制奶油番茄肉汤,一边絮絮地和她的老手艺人聊自家的大狗、玫瑰花上长了虫和卷心菜的价钱。不时地有小孩子跑来,叫一声切瑞奶奶,拿走一块小甜饼。
“切瑞告诉我,她年轻时也喜欢四处旅行,边走边画,直到有一天,她在小镇上邂逅了这位手艺人,于是她留了下来,三十多年来再也没有离开过小镇。
“我听得出来,他们虽然在一起三十多年,但对于切瑞的画,老手艺人并没有深刻的见解,而且,对于妻子的名声和成就,他似乎也并不怎么在意,只是骄傲地称赞她在厨房里的本领。相反,切瑞对于丈夫的手艺,却怀有一种类似于对艺术品的欣赏。
“我冒昧地问过切瑞,是否感到没有知音的寂寞,切瑞却很意外,说他的评论十分有趣,时常给自己奇妙的启发。她还说,其实大家对彼此的工作都不可能十分了解,比如自己只懂得称赞丈夫的针脚匀整,却分辨不出他鞣出的哪一张羊皮封面最上等,隔行人很难是识货人。
“那一刻我仿佛醍醐灌顶。我感到有一束阳光,照进我自命不凡、又自我封闭的狭隘心灵。我终于明白,我所追求的艺术,并不是至高无上的东西,它也是一份朴实的工作,与钉书、与修鞋子没有本质的区别,与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并不发生矛盾。而最有生命力的艺术,其实就藏在我一向逃避的、最平凡的生活中,只有懂得爱与欣赏的、开放的心灵才能发现它。我的心狭窄得只能装下自己,即便我万里迢迢来到这里,我所能得到的,也仅仅是技巧上的提高,我却为了这自说自话的理想,丢掉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贝……”
她停住了口,看了招弟小姐一眼,眼神中并没有丝毫敌意,竟像是真心真意地跟一个老朋友分享自己辛苦得来的感悟。
招弟小姐的语气也和缓下来,“自说自话的理想,我也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