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终战之歌(15 / 21)
波的巨大能量,使飞机就像海边冲浪的人们一样借着这股巨大的能量顺利飞抵数千千米之外的目标(要是仅靠飞机自身的燃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Sanger Silverbird的机体选型十分合理,其外表光滑圆顺,与后世的许多高速实验机十分相似(比如美国后期的一些X系列实验机种),也就是说,如果Sanger Silverbird能够制造出来,仅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极为前卫的构形足以使它完成那同样极为前卫的任务。注意,是“理论”。
狂想中的Sanger Silverbird到达目标上空(也许是莫斯科或是华盛顿),打开弹仓投下了核弹。
Sanger Silverbird前面几步的构想都十分合理,不过在这一步却露出了破绽,我们今天已经知道,战机在高速飞行中的弹药投放并不是一件易事,F/A-22在超音速状态下的弹药投放就是借助巨大的弹力来将导弹“强行”推出机外,要是仅靠导弹自身的重力下坠,那导弹将不会下坠而是紧紧的吸附在机体上!!!Sanger Silverbird的速度超过10倍音速,它是不能采用常规投弹这种方式的,不说投弹,就是打开弹仓门这个动作本身都会对超高速飞行的飞机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顺带要说一句,航天飞机的速度更快,却也能安全打开货仓,而空天飞机则不能。原因是航天飞机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地球轨道(距地表110公里以上的高空,这也是当今发射卫星所必需达到的最低临界高度,达不到的话卫星将马上坠毁),此时它虽向卫星一样绕地球高速运行,但航天飞机本身则几乎是静止的,加上又是失重状态,当然可以安全打开货仓了。
而空天飞机大部份时间都在高度稍低的亚轨道上(距地表约90-100公里的高空),其受地球引力的影响远比高轨道上的航天飞机要大(没有失重)。当然它也可以向航天飞机一样进入真正的地球轨道,不过这时它投下的炸弹也就在失重状态下成为了一颗“人造卫星”,也许要几年的时间才能重新落回地面。至于能落到哪里就不知道了。
Sanger Silverbird的设想虽说有些破绽,但人无完人,在科技远不如今天的60年前这点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的人们还有太多的东西还在摸索之中,以今天的观点去强求他们是不对的。美国NASA验证了25年前德国人许多未能完成的优秀设计的可行性,结果大都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