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红袖伴游路论文(3 / 6)
他早些时候知道你是老十四的儿子就好了,他就会立老十四当太子了。”
“怎么会呢?”贾五奇怪地叫道,“那天他一知道,马上就气昏过去了。”
肖川苦笑一下说:“皇上可是冷静的人,气头上一过,就什么都明白了。他原来最不放心的就是万一老十四感情上受了什么挫折,一甩手,国家岂不是就大乱了?你们知道,皇上心目中最适合接替他的皇位的是谁?”
宝黛二人目目相觑,这个,除了十四阿哥,还能有谁呢?
肖川的面色变得严峻起来,说道:“贾宝玉,这个人,就是你。”
“我?”贾五惊讶地叫了出来。
“他?”黛玉笑着说,“他对经纶济世的东西根本不懂,怎么能治理国家呢?”
肖川擦了擦眼睛说:“皇上说,在这变法改革的时候,对于那些老套的东西,懂得越少越好。中国的传统就是死抱住老祖宗不放,反对革新。历史上搞变法的,商鞅、王莽、王安石,哪个有好下场了?这根子就在于官僚们的食古不化。中国自从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朝的程朱理学,一整套虚伪的道德把整个国家层层罩住,举国上下的官吏都成了皇帝的奴才,成了只会阿谀奉承的马屁精。”
“这倒是,”黛玉说,“我听吕老师讲过,清朝初期本来没有叫汉人剃头留辫子。朝廷上留辫子的都是满人。后来有些汉人大臣趋炎附势,也留起辫子来了,那些没有留辫子的汉人就讥笑他们。结果那些辫子汉官联名上了一道马屁奏章,说清朝皇上是最伟大的皇上,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太阳。为了表达我们全体汉人对皇上的无限忠诚,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我们强烈要求,给全体汉人都剃头梳辫子。当时多尔衮正想找事情给自己立威呢,就下令全国男人剃头。
为这个,还杀了不少人呢。”
“可不是,”肖川赞许地看看黛玉说,“皇上还说:朝中的百官大多是靠八股文混上来的,引经据典夸夸其谈还可以,一遇到事情就傻眼了。就是亲王王孙们也开始附庸风雅,对八股文欣赏得不得了。宝玉的好处就是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搞起变法来才能放得开手。”
“这倒是,”黛玉点点头,“他从小就恨死了那些八股文了。”
“宝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主意正。你不知道,他连皇上都顶撞过呢。”肖川对着黛玉苦笑了一下,说:“皇上当时气得不得了,可是事后一想,几十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