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内政、整军(3 / 5)
甘肃道等等,基本合乎后世中国的地理区域名称。
每道设一大总管,总领军政事务,下设长史辅之。这也是任何一个朝代新建时,甚至包括后世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都必须经历的一段军管集权的施政过渡阶段。
论打仗,狄烈自认还有两招散手,但施政,就非其所长了。好在手下人才济济,他不需要懂,只要有人去做,并且能做好就足矣。而狄烈所要做的,就是当好一个平衡者——平衡朝堂、平衡利益、平衡权力架构、甚至还要平衡后宫……光是这一项工作,就足够他忙活好些年了。
天下虽定,但战争的创伤却摆在眼前,从南到北,绵亘千里,城郭残破,村庄被毁,人口流失,百业凋零。这一切,都需要朝廷长期、长时间大力投入,才能够恢复。
九月,华国朝廷颁布诏令,让各州县清理无主的荒地,招募流散的百姓耕种,由官府提供粮种和农具。这一措施,必须在来年春季以前完成,完成情况的优劣,将做为当地官员的政绩考评,成为今后磨勘的重要衡量指标。
与此同时,朝廷颁下恩旨,减免战火烧得最烈、摧残得最残破、民生最凋蔽的河北、辽东两地两年的赋税钱粮,让百姓修养生息。此旨一出,山海关内外,一片欢腾,故辽之地,人心愈定。
建国首要建军。天诛军——现在要称之为华军了。这支总数超过三十万的常备军,此前在编制上还是比较混乱的。既有主力整编混成师旅,又有辅助的独立师旅,编号也不规范,诸如秦凤军、八字军、天波师、渤海师、白马师、五马师、补充师、浮山旅……等等之类,在华国成立后,一率统一编制。
十月,华国总参谋部成立,凌远兼任总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分别为王彦、赵能、赵邦杰、徐徽言、折可求(后两位为挂职)。
十月下旬,华国兵部下达第一号令,全军统一整军。整军后的华国军队,共有七个野战军,一个海军,一个预备役军,全国正规军共计三十万人。
各军、师级指挥官及编制如下:
第一野战军,军长杨再兴;军衔:车骑大将军,下辖三个师(取消整编、混成,以示各军如一)。
第一师,师长杨再兴(兼);第二师,师长张锐;第三师,师长杨折冲。
全军总计三万八千人马车炮。
第二野战军,军长何元庆;军衔:车骑大将军,下辖三个师。
第四师,师长何元庆(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