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岳飞征西(2 / 4)
个方案,分别来自边境前线部队,并根据自己部队所处的位置,与敌国兵力对比,提出各自攻略,上书朝廷。
驻守环州的二十一师,距离夏国国都兴庆府治所兴州最近。如果顺着灵州川,溯河而上,不过三百里路程,就能杀到兴州城下。故此,原环州帅,现任二十一师师长的赵哲,提出的攻略是:以折家军、晋宁军、第十二师牵制夏国东北边军;以延安府的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牵制夏军嘉宁军司之宥州与盐州兵力;二十一师与第十三师(甲级师),则可先破近在咫尺的韦州,迅速挥师攻袭西平府、拔静州、最后兵临兴州,一举而灭党项。
第十四师的傅选,提出的方案与赵哲大同小异,唯一不同在于,主攻由本师与十三师担任,主攻方向是先破洪州,再拔宥州,突破夏国南大门铁门关,然后沿长城北线向西推进,渡黄河,占怀州,最后兵锋直抵兴州。
以上两个都是逐步推进、稳打稳扎的灭夏方案。这两个方案胜在稳,缺点就是慢,甚至可以说是漫长而迁延。
要知道,西夏与宋国争锋百年,百分之九十的战争,都是在这一线开打的。今天你打过来,明天我打回去,今天这砦寨姓宋,保不齐明天就姓夏。在北宋神宗年间,宰相章惇大力修筑堡垒“筑二城于石门峡江口好水河,赐名平夏城、灵平砦。既而环庆、鄜延、河东、熙河皆相继筑城,进拓其境,夏人愕视不敢动。”
而夏国采取的对策是,以堡垒对堡垒,同样大肆修堡筑砦。近三十年来,宋、夏边境,横向不过千里,纵向不过百里的扁平梭状之地,百寨遍布,砦堡纵横,形成极其复杂的纵深防御体系。两国打来打去,都是围绕着这些小砦大寨展开,极少能攻入府州。
按总参对比本国与夏国的战力及兵力部署,以及后勤给养跟进情况。如果出动五万以上兵力,按以上两个方案,沿宋军既往进军路线进攻夏国,光是拔除沿途这些密密麻麻的据点,然后逐城逐州进击,最后杀到兴州,最快也得要六到八个月,这还是非常顺利的情况下。如果夏军反击激烈,来回争夺砦寨,像既往与宋军那样打拉锯战的话,那么即便拖上一年,都是有可能的。
收拾一个首都距离本军最近不过四百里的国家,所需时间,竟超过奔杀数千里,完灭金国所需时日!当真令狄烈为之错愕,同时也感慨不已,这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啊!无怪乎能在辽、宋、金三国夹缝间周旋百年之久,更以国小民寡之浅薄底蕴,凭坚韧顽强之民族秉性,与若大一个宋国分庭抗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