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狙击终焉(2 / 7)
明,是关系到大华国祚的百年大计。为了解真实情况,狄烈决定仿效始皇出巡天下。
中国历史自秦而宋,千年以降,除了始皇曾出巡天下,再未有第二位君王敢做这等事。盖因始皇五度出巡,薨于沙丘,传位非人,以至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故此后世基本没有哪个帝王敢再这么做。
华国朝臣们闻知天子欲行,一力劝阻,但狄烈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身为一国之君,久居高位,自甘陷于深宫,长此以往,耳目充塞,这个国家变成什么样,一无所知。
狄烈在朝会上,声色俱厉,言道治国如作战,一个将帅,如果只知道缩在后方,遥控指挥,而不是亲临一线,了解地形,明析敌我,审时度势,最终的战局,鲜有不败之理。
狄烈是马上皇帝,战场王者,他的治国理念,也不是什么“治大国如烹小鲜”,什么“垂拱而治”,而是身体力行。你们做你们应当做的事,我做我能做的事。
身为一位强势帝王,群臣还真拗不过他,最终做出让步。这里边最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天子已有后——赵皇后已于年前诞下太子,另外三位妃子,叶(蝶儿)淑妃、赵(圆珠)贵妃、余(羞花)才人,也先后为天子诞下一位皇子,两位公主。
在某种程度上,狄烈还真得感谢自己两个儿子,没有他们的诞生,自己还真出不了长安这个门。
天健四年六月,由保密局甄选出两百猎兵精锐,组建禁卫营,以骠骑中郎将岳云、车骑校尉郭大石为正副指挥使,护扈天子出巡。
华国朝政,由六部之首组成辅政内阁处理。寻常议项,内阁拟票表决;重大决策,八百里急报,送交天子审批。
狄烈计划出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西至东,巡视成都府、江西道、荆南道、福建道等刚收复未久的地区;第二阶段,由南至北,直上辽东;第三阶段,巡视草原、西北,最后返回长安。
以古代马车的速度,当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巡遍天下,狄烈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三次出巡。如今,第一次出巡,行程已过半。
赵赛月此次随行,并不是以嫔妃身份,事实上,她还未被狄烈纳为妃。她的随行身份,说来令人大跌眼镜——神枪供奉使。
没错,她就是为狄烈背枪盒的贴身侍者。
狄烈已是天子,再不能象过去那般,整天身上背着个枪盒四下晃荡。这不光是有损威仪的问题,更关系到一个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