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5 / 6)
腰疼,好歹他没卖谁。
宝生眼珠子转过来,冷冷地和他的目光对在一处,从牙缝里钻出话,“谁心里有鬼谁知道。”徐仲九盯着他,“哟呵,审判我来着?知道不,没有犯罪意图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
宝生被他绕得头昏,“你想怎么样?”
“等。”
张公馆来了位客人。
顾先生去香港后,张先生成了沪上最大的老头子,每天宾客盈门。来的这位客人不显山不显水,门房原以为张先生不会接见,眼看雨下个不停,好言相劝来人回去-这是塞了两块大洋得到的体面。
客人耐性倒好,喝着劣质茶水,“回去也是等,不如和老兄聊天。”
聊到傍晚,里头来人用伞接了这位先生进去。
张先生是忙人,等关上门客人直截了当,“我帮顾先生送信。”送的是口信,老九是顾先生的义子,从小养到大,帮他办过许多事。请张先生看在他的面子想办法略加照应,不求显贵只要太平。他是过时的人,躲在小岛上,说话早已没有份量,所以一切拜托张先生。
张先生边听边想,估摸徐仲九这条顾门下的走狗捏着顾先生的把柄,故尔老东西出面求情,然而不帮忙的话,只怕顾先生忍不住要回上海。顾先生堪称门客三千,日本人求之不得,张先生好不容易坐上第一把交椅,万分不愿意他回来。而且他也瞧祝铭文那条疯狗不顺眼,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顾先生的忙可以帮,多个朋友多条路。
晚饭时宝生和李阿冬陪明芝用餐,徐仲九大部分时候仍得静躺休养,膳食也以清粥汤水为主,孕妇的营养却不能如此马虎。徐仲九自然没小气到向明芝告状,催着她下楼多吃些荤菜补身。
刚动筷,厨房里的人说供菜的贩子送来新鲜带鱼,极其肥壮,请宝生去过目。
等宝生进了厨房,海鱼贩子点头哈腰的上来,一边把鱼摆开给他看,本要早上送的,有事耽搁了,好在放的冰多不影响,一边促促地把话也送到了。祝铭文在书寓有个相好的女先生,女先生嗜好大、年纪也大了,就把身边小大姐叫小娅的扶起来服侍祝铭文。小娅替祝铭文生了个儿子,老来子是祝铭文的心头肉。不过小娅是聪明人,极其识相懂事-他们扣住了小娅的弟弟,让她相劝祝铭文多积德。
过了几天,有记者想上门采访,但被挡在门外-日本人的便衣不允许不相干的人进入季宅。记者吃了个闭门羹,跑去季明芝的母校和校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